虎与中国文化:老虎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什么?

【虎与中国文化:老虎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什么?】在中国 , 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 , 不光是因为它额头的一个与生俱来的“王”字 , 更是因为它无比威猛、力量十足的形象使然 。老虎起源于中国 , 因此很早就与中国人建立起一种密切的生存关系 , 使得国人从原始时代开始 , 就对老虎怀有一种崇拜的情结 , 尤其是在华南、东北这些中国虎曾经分布密集的地方 。
中华大地被认为是现代虎种的故乡 。早在200万年前 , 被称之为“中华祖虎”的现代虎祖先 , 就生活在我们今天的这块土地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的变化和生存的要求 , “中华祖虎”以中华故土为中心 , 带着它们的后裔 , 一路沿着河流与森林 , 向西北、东北方向迁徙 , 进入东北亚和中亚地区 , 形成了我国的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和高加索虎(即里海虎 , 现已灭绝)等亚种 。它们中的一部分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 , 另一部分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 , 形成了我国的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已灭绝)、巴厘虎(已灭绝)等亚种 。
由此不难看出 , 虎在与人类共同生活的近百万年历史长河里 , 曾经是广泛分布在西起地中海 , 东至黑龙江 , 北起西伯利亚 , 南到印度尼西亚群岛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地区的“兽中之王” , 也正因为如此 , 虎也将自己的英姿雄风、威猛霸气、凶悍品性 , 深深地积淀并发酵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
就我们中华民族而言 , 把自然界的动物作为神灵加以崇敬、祭拜的 ,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老虎了 。《说文解字》称:“虎 , 山兽之君也 。”《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 , 阳物 , 百兽之长也 , 能执搏挫锐 , 噬食鬼魅 。”虎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成为刚勇威猛、驱凶避邪、镇鬼禳灾、吉祥如意的象征 , 有关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更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最具特色、最为长久、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 。
“天开子 , 地辟丑 , 人生寅 , 万事有” 。在我国不少民族历史传说中 , 都把老虎作为开天辟地之神 , 人类繁衍生息之祖 。在我国彝族史诗《梅葛》中 , 认为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的生成 , 无不化生于虎 。至今 , 彝族不分性别称男人、女人为“罗罗” , 同时也把虎称“罗罗” , 称公虎为“罗颇” , 称雌虎为“罗摩” 。
云南的普米族崇拜白虎 , 自古禁止猎虎 , 并以十二生肖纪年纪日 , 以属虎之年为吉利之年 , 以属虎之日为吉利之日 , 以属虎之年、之日出生的婴儿为贵 。生活在湘、鄂西和川东地区的土家族 , 历史上就有“白虎复夷”“白虎之后”之说 , 在他们居住的地方 , 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白虎族祖的神话传说 。东北的赫哲族对虎十分尊崇 , 称虎为“山神爷” , 还立庙祭祀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的土族村民 , 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 , 都要举行驱魔逐疫、祈祷平安的“跳於菟(老虎)”活动 。在宝岛台湾 , 所有的土地公庙都会供奉虎爷公的神位 , 把虎爷作为寺庙的招财之神和守护神 , 每年庆祝妈祖诞辰的大型活动 , 总是由众人抬着虎爷在前面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