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妃子表面上养尊处优,实际却不得不靠汤药续命!

汤药(tāngyào) , 即用水煎服的中药 。出自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 , 太后尝病 , 三年 , 陛下不交睫 , 不解衣 , 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夫愚夫乃不肯信汤药针艾 , 况深於此者乎!”据记载 , 汤药是伊尹发明的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老人家是早年断弦 , 一向便在书房下榻 , 直到一病垂危 , 我还同你父亲在那里服侍汤药 , 早晚不离 。”曹禺《雷雨》第一幕:“四凤装做不听见 , 依然滤她的汤药 。”
从秦朝开始至1840年战争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 , 九五之尊恐怕是我们每个人都会YY的 , 拥有着生杀大权 , 而是每年能从全国各地随心所欲的选一些美女供自己使用 。不过“随心所欲”用在皇帝身上 , 恐怕有很多皇帝要击鼓鸣冤 , 为什么呢?因为皇帝选妃确实不能随心所欲 。
首先八字要看的吧 , 八字相冲、相克都不行 。《红楼梦》里薛宝钗选秀为什么没选上?据说与她的八字有关 。宝钗的八字有孤寡命 , 皇帝可不想英年早逝 。
其次身材要看的吧 , 但可不是现在这种干瘦的身材 , 女人进宫是要为皇室开枝散叶的 , 不是当选模特走秀的 , 所以适度的肉感还是要有的 , 起码要符合古代对女人生育标准的要求 。
再次 , 尺寸也要合适 , 腰不能太粗 , 臀围不能过大 , 高挨个不能差距太大 , 脖子不能太长 , 太长有狐媚之相 。面相 , 也是极为重要的 , 脸庞什么样 , 眼睛鼻子什么样 , 都有尺度要求 。下巴不能过尖 , 过尖不利夫 。所以 , 按照选美标准选到后宫里 , 皇帝要稍微有点脸盲症的话 , 看着无数女人都像一个人 。
就比如顺治帝 , 为何喜欢董鄂妃?因为董鄂妃长的跟别人不一样 。至于董鄂妃是怎么弄进宫里来的 , 这个不在本篇文章讨论范围内 , 但是她确实长相与众不同 , 才会让顺治帝为之着迷 。
那么被选进宫里 , 以后就可以过养尊处优的生活了吗?
进宫的女人往往是被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 , 皇宫的女人 , 那吃穿用度 , 怎么是一般女人家敢想的呢?在外人看来 , 这个吃穿用度应该是最奢华的 , 一切都典雅无比 , 令人憧憬 。虽然她们的生活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 , 然而后宫的女人却天天以汤药为伍 , 与药丸相伴 。
甚至有些妃子为了追求长寿 , 祈祥求瑞而使出浑身解数 , 不惜用一些巫术的方法 , 也要让自己容颜如春花般娇嫩 , 不会因体弱多病而美貌消退 。
由于她们长年以汤药、药丸相伴 , 所以宫廷的御药房 , 至今还珍藏着大量嫔妃用药的药材器具 , 有的甚至连药方都有 。在故宫珍藏的宫廷药方中 , 不但有安胎药 , 还有补肾的、活血的、健脾的 , 这些药方值得人仔细去玩味 。享福怎么还享出病来了呢?
事实上 , 妃子们的生活过于养尊处优 , 事事都不必亲自动手 , 她们的运动量很低 , 免疫力自然很差 , 别看平时娇弱地坐着、躺着 , 一旦有什么疫情 , 哪怕是普通的感冒 , 就会很难痊愈 。这些女子不能跟今天的女子一样可以去健身房锻炼 , 长期疏于运动 , 她们如果想保持健康 , 也不得不靠汤药进补 , 更何况一些妃子要求容颜漂亮 , 看着气色好 , 那更得常年喝中药 , 才能维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