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明代金银首饰( 三 )


蒲松龄《七言杂文》咏银匠“簪顶牢箝石榴子”,“金镶蝴蝶闹纷纭”,便都是具体式样的描绘 。实例如北京万贵墓出土的一支金镶宝莲花顶簪 。
金簪造型为一朵重瓣莲花,系用金片卷成圆管把莲花举为三层,红、蓝两色宝石一一镶嵌花瓣,一颗黄宝石即明人所谓的“酒黄”,嵌在当心以为花蕊 。花团锦簇的效果,原是用了层叠镶嵌的办法营造出来 。
金银和珠宝玉石的结合,重要的是烘托和映带,金银和珠宝俱为构图的元素,要须根据这些元素不同的特性而安排位置,使得光和色在相互映衬之下显出和谐与生动 。
中国古代的宝石加工,一直不很发达,细致的加工,根本谈不上,直到明代,镶嵌工艺中也没有对宝石的精细加工,多是依照它的自然形状而填嵌,托座与宝石的扣合,多不是很紧密,因此极易脱落 。
帝后首饰非最佳
宫廷金银首饰的制作有讲究,使用起来也有严格规定 。礼制规定中的各种首饰,其实并不精彩,比如王室墓葬属于女性的金银首饰,基本构成是金簪一对,金凤簪一对,金帔坠连钓圈一副 。这原是聘礼的基本组成,因此金饰上面多有铭文,式样也很程式化,其制作者,主要是“内官监”和“银作局”,即所谓“内府制作” 。
属于帝后者,等级最高的便是金镶宝珠点翠龙凤冠,不论式样还是工艺,它都算不得最好,实在不如定陵出土的,在礼制之外的其他几副头面,如“金镶玉宝寿福禄首饰一副”,“金镶玉龙牡丹珠宝首饰一副”,又“金镶玉嵌宝蝶赶花首饰一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