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服饰撒拉族的特色服饰啥样

六牙子帽:据传 , 撒拉族男子在清代中后期 , 头戴六牙子帽 。所谓六牙子帽 , 乃是六角帽 , 上绣有各种花卉 , 与现代维吾尔族人戴的帽子 , 似有相同之处 。
缠头巾:阿拉伯语叫“答斯答尔” 。为宗教礼拜时所戴 , 制作、戴法与回族相同 。
包头:撒拉族中老年妇女服饰习俗 。将头发盘在脑后,用白纱布包头将头包起来 , 并绕脑后几圈 , 将盘在脑后的头发固定 。“包头”一般都是比较长的纱布 。撒拉族人认为 , 妇女的头发属于羞体 , 不可外露 , 所以须用包头包起来 , 不使其外露 。
盖头:撒拉族妇女服饰习俗 , 与回族相同 。
【撒拉族服饰撒拉族的特色服饰啥样】汗榻儿:撒拉族人过去多穿自己缝制的毛兰布大襟汗榻儿 , 共5个纽扣 , 肩上2个 , 腋下3个 , 纽扣也是自制的 。
坎肩儿:一般穿于春秋冬三季 , “坎肩儿”无袖无领 , 用三角布头缀成 , 妇女的“坎肩儿”五颜六色 , 各种颜色相配得当 , 颇具风韵 。冬天都穿羊皮(或羔皮)里坎肩 。
咚:撒拉语音译 , 意近于“长袍” 。这是撒拉族特有的一种服饰 , 是大襟的单袍 。与其相对的有羊皮(羔皮)里的绵袍 , 撒拉语叫“厄西麦合” 。
皮袄:撤拉语叫“拖尔腾” 。羊皮或羔皮制成 , 富裕者在皮袄外加一层绒或黑布料 , 底边与袖口处用红、蓝、黑的四角布条缀起来 , 穷人则仅是皮袄而己 , 无其它装饰 。它是中老年人冬日御寒的最好服饰 , 穿着皮袄全身暖和 , 冷空气无法侵入 。过去在腰部用一条绸带裹起来 。
冈阿刘合:系初生婴儿所穿的服装 , 用0.5米左右白布做成 , 无袖无领 , 也不缝边 , 据说缝边即会“缝”住小孩的长势 , 此服只在腰间系一腰带 。
古古尔鞋:撒拉族妇女所穿之绣花鞋 , 盛行于清末民初 , 一般鞋帮、鞋面皆绣以梅花、葡萄等花卉及图案 , 鞋尖上翘 , 略似钩状 , 并在鞋尖缀有丝穗 , 用麻线密密缝制的鞋底有厚有薄 , 厚者3.3厘米许 , 薄者1.75厘米左右 , 式样美观 , 穿着舒适 , 深受撒拉族妇女青睐 。
夏恩尕热舍:一种长期在潮湿地或水中劳作时穿的高靿皮靴 , 它是从牛的大腿弯处剥下来的皮做成的 , 脚后跟正好可放在牛腿骨节处 , 并按脚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加以缝缀 。晚上要放在阴凉潮湿处 , 干燥后不能使用 。这可能是撒拉族先民游牧时代的产物 。
绣花袜子:撒拉语叫“吉杰合寮恩” 。用黑蓝布料密密缝成袜底后 , 用各色丝线在袜底绣上梅花、牡丹、葡萄等花果图案 , 黑底红花 , 色彩鲜艳 , 针脚细密 , 颇具匠心 。此外还在袜底制一块“凸”形的绣花袜跟 。此种袜子尤其在婚礼的“摆针线”时 , 女方一定要向男方家人赠送 。
脚码子:系一种防滑鞋 。为撒拉人过去在冬季野外劳动时所穿 。此鞋用牛皮做成 , 鞋底横插两根铁条 , 连在脚面 , 横铁周围钉几个铁钉 , 形似当今的运动跑鞋 。这种鞋一般在过去出外搞副业拉木时常穿 , 以免在冰封大地季节劳作时滑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