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文化撒拉族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

撒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 。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 。说 , 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 。十分丰富 , 且语言幽默含蓄 。唱 , 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 。“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 。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 。流行较广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撒拉尔赛西布尕》等 。“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 。撒拉“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 , 歌词一般为四句 。受藏族的影响 , 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 , 婉转动听 。撒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 , 一般用铜或银制 , 形似马蹄 。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 , 是四人“骆驼舞” , 一般在举行婚礼时表演 , 动作简单 , 节奏平缓 。撒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 , 一般用铜或银制 , 形似马蹄 。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 。此外 , 撒拉族妇女的刺绣艺术 , 十分精美 , 剪纸、窗花也是妇女擅长的一种装饰艺术 。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于清真寺的建筑装饰上 , 受内地影响 , 它是汉族飞檐式的古典庙宇结构 。是清真寺建筑与汉族古典建筑的结合体 。独树一帜的撒拉族黄河石艺黄河石是黄河的灵魂 , 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边的撒拉族是一个刚毅的民族 , 他们在用臂膀来丈量黄河的同时也掂量了黄河石的分量 , 懂得了品石、赏石、玩石 。
黄河岸畔的农民用艺术的眼光和构思使本不值分文的碎石制成天然石画后 , 令撒拉族黄河石艺这种民族文化独一无二 。在青海省 , 当地的撒拉族居民发挥聪明才智 , 对黄河石加以利用 , 创造出了精致的艺术作品——石画 , 由于使用的是天然黄河石 , 使得每幅画的图案都独一无二 。
黄河石画已经生产出雕画、天然石艺画等系列的40多个种类的产品 。同时 , 他们用黄河石粘贴的梅、兰、竹、菊石画纯天然 , 很新奇 , 令人眼前一亮 , 一度成为文博会中成为参展商关注的焦点 。用黄河石作画 , 由于使用的是天然黄河石 , 使得每幅画的图案都独一无二 , 并融版画、雕刻、盆景等艺术于一炉 , 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
【撒拉族文化撒拉族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