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战史奇闻:大明戚继光巧用竹竿大败日寇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 字元敬 , 号南塘 , 晚号孟诸 , 卒谥武毅 。汉族 , 祖籍河南卫辉 , 后迁安徽定远 , 生于山东微山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 , 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 , 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 , 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 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 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 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
同时 , 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 , 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 , 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 , 进可攻退可守 , 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 , 总兵力四千人 , 主力是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 。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 , 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 , 戚家军赖以成名的 , 是严明的军纪 , 职业化的训练水平 , 东亚最先进的装备 , 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
明朝嘉靖年间 , 倭寇经常从海边上岸杀人放火 。他们每次上岸抢掠的时候 , 手里都拿着倭刀 , 见啥砍啥 。戚继光了解清楚之后 , 就叫士兵和百姓沿着江边挖了三道壕沟 , 又叫他们砍了很多又粗又长的竹竿 , 竿头削得锋快 , 个个拿着竹竿操练刺杀 。
某天 , 倭寇又来了 , 船一靠岸 , 他们就大吼大叫舞着倭刀冲杀过来 。等他们冲到壕沟跟前 , 戚继光把旗子一扬 , 士兵和百姓们举着竹竿朝倭寇就刺 , 碰到胸膛刺胸膛 , 碰到脸刺脸 , 碰到喉咙刺喉咙 。把倭寇刺得哇哇乱叫 , 慌忙拿倭刀招架 。竹竿长 , 刺得到倭寇 , 倭刀短 , 只能砍到竹竿 , 砍不到人 。因此 , 有的倭寇被刺死了 , 有的倭刀卷了口 , 竹竿也越来越短了 。这时 , 戚继光把旗子一摇 , 壕沟里的人跳出来直往后跑 , 倭寇当是他们打败了 , 就在后面追 , 追到第二道壕沟跟前 , 沟里又伸出一排竹竿照着倭寇就刺 , 又刺死了一批倭寇 。二道沟里人又往后跑 , 倭寇还跟着追 , 追到第三道壕沟时 , 戚继光领的一队人 , 老早换上新竹竿等着了 。倭寇被打得越来越不行了 , 想回头逃跑 , 戚继光把旗子一摇 , 两队人一齐上 , 把倭寇围在当中 , 转着圈子往里刺 , 最后把倭寇都刺死了 , 倭寇的尸首也没人收 , 戚继光叫人就地埋了 , 堆起了一个坟 , 叫“倭子坟” 。这个消息传到小岛上 , 余下的倭寇吓得连夜逃走 , 再也不敢来行凶作恶了 。
后来 , 浮桥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 , 在特殊的节日 , 总有一队人头扎两色彩巾 , 手执长竹竿 , 走在出会队伍前边 , 威风凛凛 , 活像当年刺倭寇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