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饰之:清代妇女发饰

大概演变流程:
清入关前 辫长盘髻
清初 小两把头
清中期 高髻、平头
清晚期 一字头
入关前辫长盘髻
统治清代的满族原生活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耕种、采摘的生活方式 。为了行动快捷,便于骑射,满族男女都有辨长盘髻的习惯 。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一长辨,盘一圆髻 。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统一 。
最开始仍然还保留着原民族的特点,除发式十分有特点外,服饰也突出了满族特有的韵味 。
到了清初流行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 。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 。因为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
慈安
“小两把头”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 。这种发型主要从实用出发,是无论贵族女子还是平民满族女子都梳的发型 。
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容、美饰的审美型发展 。到了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 。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 。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而发式也随之有了改变 。
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成的,形似横着的眼镜架 。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 。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 。整个发髻象个待飞的燕子。
这时候高髻开始流行了 。
高髻(燕尾、叉子头):清代高髻都以假发掺和衬垫梳理而成,如康熙、乾隆年间流行的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即属此类 。其样式豪华,高高耸立达七寸余,犹如盛开的牡丹、荷花 。脑后梳理成扁平的三层盘状,并以簪或钗相固定,髻后作燕尾状,钵盂头则形如覆盂 。
随后又开始流行平头,谓之“平三套”或“苏州撅 ” 。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风俗 。
到清代晚期,清宫后妃又风行头套式的“大拉翅”发型,也就是一字头的一种 。“大拉翅”是一形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 。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 。需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是清代满族女子最具特色的、集发式造型与妆饰于一体的著名发式 。简单的说,“大拉翅”就是一顶华丽的假发 。《清宫词》形容道:“凤髻盘出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 。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底 。”
大拉翅取代了用发架梳的两把头,据说是慈禧的独创发明 。
慈禧头戴大拉翅
《还珠格格》里面带的都是典型的大拉翅
清朝发式是中国古代发式中的一部分,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其自身的特点,是满族与汉族文化的完美结合,代表着的不仅是一种流行,更是中华传统文化 。即使现在我们不再梳这样的发式,但这些发式所带给我们的影响任是不容忽视的 。
【清朝服饰之:清代妇女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