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敢当是什么?泰山石敢当的传说故事及来历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旧时汉族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的小石碑 。因碑上刻石敢当字样,故名之 。作为汉族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 。此风俗始盛于唐代 。
石敢当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 。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字,在碑额上还有狮首、虎首等浅浮雕 。泰山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保平安,驱妖邪”,据考证来源自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前旧县村,现已遍布全国,远播海外 。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泰山石敢当”故事群,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 。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 。
传说
泰山石敢当降妖
泰安城南的汶口镇有户人家,一对老夫妻只有一个女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太阳下山以后,只见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风直钻姑娘的屋里 。天长日久,这个姑娘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 。找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她的病 。
这时有人说:“看来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 。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 石敢当说:“这事好办,找来十二对童男童女 。一人一面锣 。再准备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这些东西都备齐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 只见他把灯芯放在香油盆里,点燃了油灯 。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看不到灯光 。天黑了,随着一阵呼呼的响声,从东南方向窜出一股妖风 。石敢当一脚踏翻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十二对童男童女同时敲响了锣鼓 。妖怪一进屋,看见了灯光,听到了响声,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 。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 。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 。人们打听来打听去,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 。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这妖风又逃到了东北,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
石敢当想:“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处,全国这么大,我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
以后,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用来避邪 。
来历
关于石敢当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传说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
石敢当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样式,有浅浮雕的;有圆雕的;有的刻有八卦图案;有的什么装饰也没有,只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 。
【石敢当是什么?泰山石敢当的传说故事及来历】石敢当的用意从最初的压不祥,辟邪发展到驱风、防水,辟邪,止煞、消灾等多种功效 。宋代出土的唐大历五年(770年)的石敢当上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 。”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石敢当的作用 。
五代勇士
相传五代时有一名大力士,名“石敢当”,因在战争护主战死,为了纪念,所以设立石敢当 。
泰山石说
相传古代认为东岳泰山之石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因此泰山石敢当是一种灵石崇拜 。传说汉朝时汉武帝登泰山,带回四块泰山石,置未央宫的四角以辟邪 。泰山被认为有保佑国家的神功,因此泰山的石头就被认为有保佑家庭的神灵 。后来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当,又称石将军,后来还发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