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张辽的成名之战是什么?

张辽成名一战
乱世造英雄,三国时期,英雄比比皆是,张辽的成名一战又是什么呢?张辽是我国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就是因为张辽的成名一战,让他深受曹操信任,随后随曹操四处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
张辽虽然善战,但一直庸庸碌碌,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可以算是张辽的第一次成名之战 。白马之围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张辽临危受命,在战争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凭借灵活的指挥能力、致命的突袭,曹操一方首战大捷,不仅杀敌无数,还抢夺了大量的战备物资,鼓舞了军队的士气 。
张辽一站成名后,才开始被曹操重用 。最让张辽大放异彩的是赤壁之战以后 。曹操赤壁之战败退,孙权派十万大军趁机攻打曹操,此时,曹操军队士气低落,伤员多,可以调动的兵力少,军队危在旦夕,张辽挺身而出,率领八百人的队伍,突袭了孙权的先锋,杀了孙权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击退了孙权的先头部队 。天公作美,孙权军队感染了瘟疫只得退后 。张辽英勇果敢,断了张辽军队必过的桥,乘胜追击,差点活捉了孙权 。张辽成名一战后,击退孙权的战役让他名震天下,张辽也被曹操封为了征东将军 。
张辽成名一战,天下闻名,据传,在江东地区,只要谁家的小孩子哭闹不听话的,父母只要提张辽的名字,小孩子就会被吓唬到不敢再啼哭了 。
张辽厉害吗
张辽,东汉时期曹魏政权的武将,合肥之战,以八百破十万,令人闻风丧胆,差一点活捉孙权,一直到后来,孙权屯驻雍丘,即便病重,依旧抱病上战场,大破吴将吕范,可见张辽的勇猛威震天下,那么张辽厉害吗?
张辽属于武将,但绝对不是莽夫 。张辽在打仗期间,注意留心观察,能够洞察敌军的一举一动背后的深意,昌豨每次盯着张辽看,射出的箭越来越少,一般武将都会认为对方箭已射完是还击的好时候,但是张辽知道,那是对方故意为之,没有全力应战,既不应战,又老是盯着自己看,意思是在犹豫要不要打 。所以,张辽为什么每次都打胜仗不仅仅因为英勇无畏,还因为他能够观察敌人的行为,从而猜出敌人下一步的行动,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孙辽的心理素质是极好的,孙权大军十万压境,自己才几千兵力,一般来说胜负的局面已定也就无需再战,但是张辽厉害就厉害在此处,首先重要的就是打击一下敌人,增长我军士气,要一鼓作气,才能守住合肥 。既然兵力不占优势,那就只能在兵速上取胜,张辽带八百勇士,快速冲到孙权麾下,从早上打到中午,一直奋勇杀敌,其实他知道八百勇士的作用就是冲阵,扰乱敌方军心,让他们方寸大乱,另一方面就是鼓励曹军的士气了,八百人就让孙权如此狼狈,还能守不住城?
从以上看出,张辽无论武力和谋略都是人中之龙,张辽厉害吗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答 。
曹操为何杀高顺留张辽
历史上的人物高顺是个能征善战的大将,他所统领的“陷阵营”队伍十分凶悍无比,所向无敌 。他的威猛、勇敢并不比张辽差,两个人也都是忠义之士 。可是在当二人被敌军俘后,曹操过来救他们,可谁知曹操留下了张辽,却杀了高顺呢?这样的结果令很多人都表示疑惑 。


当时的高顺实际是并没有“破口大骂”,死不投降,只是不说话而已 。对于他的默然不语,在他人眼里就是有点投降的意思 。反过来想想,既然他有投降的意愿,那么曹操为什么还要杀掉他呢?
一、首先高顺作为“陷阵营”的领导人,在与曹军的作战中肯定给曹军造成过很大的伤亡,曹军中的将士肯定是对他恨之入骨,如果不杀掉他,难免以后也会伤害了自己将士的心!若曹操此时就将高顺放了势必有不少人不甘心,也会对曹操自己产生怨念,在以后的战事中就会出现不合的现象 。所以曹操就必须将高顺杀了,来平 “军”愤,让将士们泄愤解恨,对稳定军心、激励将士是很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