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司马光究竟为何隐居去编修《资治通鉴》?( 三 )


1068年4月,同为翰林学士的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重视,第二年就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主持变法 。司马光则坚决反对变法,认为祖宗法度不可改变,新法必定生事扰民 。他和协助王安石主持变法的吕惠卿辩论说,“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
1070年,王安石一度请求辞去相位 。为了给王安石变法扫清障碍,宋神宗希望司马光担任枢密副使,负责朝廷的军事工作,少问政事 。但司马光六上札子,坚决推辞 。
随着王安石主持变法的继续,司马光无法在朝中呆下去了,于是从翰林学士出为知永兴军,永兴军就是今天的西安市,知永兴军相当于西安市长 。自贬到地方,司马光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书局能随身而走,方便自己继续编书 。
第二年,司马光干脆辞去地方长官,改任西京御史台这样一个闲职,退居洛阳,不问世事,在洛阳专心编撰《资治通鉴》 。1082年,司马光又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命,担任“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完全是一个只领俸禄而没有实际职权的差使 。1084年,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撰,上表进呈于宋神宗 。从1066年设局修书开始,至此已经过去了19年,他离开京师也已经15年 。那是司马光从48岁到63岁的15年,对于从事史书著述来说,或许是一个黄金年龄段,而对于他的从政之路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段黄金时期 。
司马光将自己的后半生基本上奉献给了编撰《资治通鉴》的事业 。但是,他并非与世隔绝地在修书,而是密切关注着从熙宁新法到元丰改制的朝廷政治动向,以修书这样一种特殊方式参与到政治之中 。正如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所说,“虽身处于外,区区之心,朝夕寤寐,何尝不在陛下之左右” 。宋神宗也始终关注着司马光修书的进展,没有弃之不顾 。毕竟,北宋时期的史学与政治之间可以说没有间隔,司马光所依托编撰《资治通鉴》的书局,与王安石所依托主持变法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实际上是宋神宗施政的一隐一显两个智囊机构 。
《资治通鉴》是在北宋错综复杂政治背景下奉旨编撰完成的史书 。虽然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求居闲职专意编书,书中也有不少内容和议论有着针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用意,但不能因此认为此书是政治斗争的产物或结晶 。司马光编撰此书,是为了给重视自己的神宗皇帝提供历史借鉴,而不是专门为了打击王安石的 。其“收功愈远而为利愈大”的人生追求,在这部史学巨著中无疑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
至于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分歧和矛盾,无论是他们的师长辈如欧阳修,还是他们的学生辈如苏轼,都无法做出清晰的是非判断,遑论千年之后的当今读者 。陈寅恪所说的“少喜临川新法之新,而老同涑水迂叟之迂”,或许是历来政治家和读书人的共同选择 。司马光的守道自律、老成持重,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锐意进取,都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开诚布公、敢于担当的精神 。
当司马光给王安石去信告诫他要慎重用人、防止被小人所利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懂得“知人论世”的政治家 。当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响亮地答复司马光,“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义无反顾的改革家 。
公元1084年底,因为编撰完成《资治通鉴》之功,宋神宗任命司马光为资政殿学士,意在复用 。次年三月,神宗去世,哲宗即位 。五月,司马光被任命为门下侍郎 。1086年,司马光担任了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成为宰相 。68岁的司马光在做了八个月的宰相后,因病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