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特有的趣味比赛推杆竞力和抱蛋

羌语称“蛾捉” 。羌族传统体育游戏 。着重锻炼人的眼力和腿力,培养其灵活性、反映力,娱乐行很强,在羌族青少年中开展广泛 。游戏规则是:场地不限,平坝场院即可 。先在场中画一圆圈,直径约1·5米左右,内放3-5块大小相当的石块或沙包作“蛋”;再由一人自告奋勇充当“保蛋人”,他双手着地,呈半俯状,以胸腹护“蛋”;然后,由一些少年或成年人组成“抱蛋人”(没有具体人数限制) 。
比赛开始,抱蛋人就要寻找时机,巧设骗局,出其不意地袭击“保蛋人” 。保蛋人以旋转形式(双手着地),用一只脚蹬、扫抱蛋人,抱蛋人不能进圈抱蛋 。保蛋人不能用手拉人,只要保蛋人的腿部与抱蛋人相接触,抱蛋人即输,并被惩罚为保蛋人 。若保蛋人的蛋全被抢走,则保蛋人输,必会受到“筛糠”等一些有趣的处罚 。这种游戏通常围观者甚多,热闹非凡,给羌寨增加了喜庆气氛 。
推杆比赛是羌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 。比赛时,只需要一块两丈见方的平地,用一根长约一丈,手臂一般粗细的木杆 。
一人紧握一端,并将木杆骑在两腿之间作为防守;另一人则握着木杆的另一端,用力向前推,作为进攻 。攻守双方面对木杆须保持水平,不能上下摇摆或忽然猛推 。进攻的一方必须将木杆向前推至两尺以外的界线处才算获胜,否则被判失败 。裁判由村寨的长者或有威望者担任,以击掌五次限定一个回合的时间 。
比赛结束后姑娘们抬出一坛坛醇香的咂酒,首先向胜利者敬上一碗,然后众人以细管吸饮,以示庆贺 。推杆比赛由于防守的一方较为省力,进攻者可逐渐增加人数,直至胜利 。比赛时,围观者以呐喊声为之助阵,使比赛显得紧张热烈 。
【羌族特有的趣味比赛推杆竞力和抱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