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成汉政权奠基人

李特(?―303年),字玄休,巴族,巴西宕渠(今四川营山)人,东羌猎将李慕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建立者李雄之父,亦是成汉政权的奠基人 。
李特性格雄武沉毅,与兄弟李庠、李流率流民徙居巴蜀 。301年因益州刺史罗尚的压迫起义,罗尚率兵三万偷袭义军绵竹大营,被李特将计就计杀的大败 。攻克广汉后,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 。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 。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其弟李流继统余众 。其子李雄称帝后,追谥李特为景皇帝,庙号始祖 。
人物生平
【五胡十六国成汉政权奠基人】东汉末年,张鲁统治汉中,賨人(賨人即巴人,因其称向中原朝廷缴纳的捐税为賨布,故汉人称他们为賨人)李氏(李特的祖父)从巴西郡宕渠县前往依附张鲁 。曹操攻克汉中后,李氏带领五百多家归附曹操,授任将军之职,迁移到略阳以北地区,号称巴氐 。
李特的父亲李慕,官至东羌猎将 。李特年轻时在州中任职,其见解很不寻常,身高八尺,有材力而勇武,善于骑马射箭,性情沉稳刚毅有度量,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因此州中与之志同道合的人都归附于他 。
巴蜀求食
元康六年(296年),氐人齐万年造反,关西一带兵祸扰乱,再加连年大荒,略阳、天水等六郡的百姓流亡、迁移,寻找粮谷进入汉川的有几万家,其中便有李特兄弟 。路上处处见到有病和穷苦的人,李特兄弟经常救助赈济、保护这些人,从此得到众人之心 。
流亡的百姓到汉中后,上书请求在巴、蜀寄食,朝廷议政时不允许,派侍御史李宓持节前往慰劳,同时监督他们,不让他们进入剑阁 。李宓到达汉中,接受流民的贿赂,上表说:“流民有十万多人,不是汉中一个郡所能够救济,如果东往荆州,水流湍急危险,而且没有船只 。蜀地有粮食储备,百姓丰足富裕,可以让流民前往那里解决吃饭问题 。”朝廷听从李宓的意见 。从此,流民散布于梁州、益州,不能禁止 。
李特到剑阁时,观看当地险峻的地势,不由得长叹说:“刘禅拥有这样的地方,竟然还投降别人,难道不是才能平庸、低下的人吗?”同李特一起逃荒的阎式、赵肃、李远、任回等人都很惊叹,认为李特很不是一般 。
铲除赵廞
永康元年(300年)十一月,朝廷下诏征召益州刺史赵廞入朝担任大长秋,让成都内史耿滕代替赵廞任益州刺史 。当时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废杀皇后贾南风,掌控朝政大权,赵廞与贾南风是姻亲关系,听闻朝廷征召任命,非常害怕,加上他看到晋朝的衰微败乱,心里已存有占据蜀地的愿望,就拿出仓库中的粮食,赈济流民,来收买民心 。因为李特兄弟材力勇武,手下都是巴西郡人,与赵廞同郡,赵廞对待他们非常优厚,作为自己的爪牙 。李特等人凭仗着赵廞的权势,专门聚众作强盗,蜀人十分忌恨他们,耿滕曾多次秘密奏报朝廷:“流民剽悍骁勇,而蜀人怯懦软弱,主人对付不了客人,一定会造成祸乱,应该让流民还归本土 。如果让他们留在地势险要的蜀地,恐怕秦州、雍州地区的灾祸就要转移到梁、益地区 。”赵廞听说后非常憎恨耿滕 。
当时益州接到诏书后,派文武官员一千多人迎接耿滕,耿滕率领众人进入州城,赵廞派徒众迎击耿滕,在西门交战,耿滕战败而死 。
同年,赵廞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安排设置僚属,改换所属的郡守县令,晋朝廷所任命的官员,没有敢不听从赵廞的 。李特的弟弟李庠和兄弟以及妹夫李含、任回、上官惇(一作上官昌)、李攀、费佗(一作费他)、苻成、隗伯等人率领四千骑兵归附赵廞 。赵廞任命李庠为威寇将军,封为阳泉亭侯,把他看作亲信心腹,让他募集六郡的强壮勇武的人,发展到一万余人,以截断北来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