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村寨是怎样布局的?有啥特点

一、水族村寨的布局
水族村寨一般选择在平坝建村 , 或在半山腰台地建村 , 少数在山顶建村 。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 , 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 , 少者只有几户 , 多者达上百户 。水族是农耕民族 , 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面积而定 , 耕地集中面积大 , 则村寨大 , 耕地分散面积小 , 则村寨小 。老寨大而新寨小 。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村寨 , 都要有下列四个有利条件才可作为选择盖屋建寨的场所:一是容易获得水源的地方 , 二是有建筑房屋的竹、木等材料的处所 , 三是靠近耕地的地方 , 以便耕种 , 四是野兽出没较少的地方 。
二、水族村寨的结构
水族村寨以自然村为单位 , 由民居、道路等组成 。过去水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相互间的贸易往来基本上是靠“赶场”的集市贸易途径进行的 。水族进没有严格的规划 , 因此结构比较自由 , 村寨的结构取决于地势环境 。在平地建寨以横向并联为主 , 在斜坡上建寨则以纵向阶梯式为主 。
三、水族民居的外貌特征及类型
木楼:相传源于古越人的“巢居"和俚僚人的“干栏” , 大多为六排五柱五空式 , 建房就地取材 , 用杉、松木为原料 , 均以凿、榫为衔接 , 不用铁钉 , 屋顶覆盖瓦 , 一般两层或三层 , 下层为厨房、猪牛圈、放置农具木柴、碓磨等 , 上层为堂屋和卧室 , 堂屋内设神龛 , 堂屋一侧的后侧是卧室 , 堂屋的另一侧设火堂 , 用于会客、休息或吃饭 , 周围有栏杆走廊 。三层存放粮食等当仓库 。有的在木楼两侧或后侧搭有侧房偏厦 。
吊脚楼:在地势斜度大或一侧临水、沟的地方 , 为适应地势扩大居住面积 , 往往把房舍的一侧临空扩展 , 让其吊在主室之后或一侧 , 并在其下安上一根以上的支柱 。
杉皮屋:建筑形式属“干栏”式 , 面阔了3--5间 , 有2—3层 , 整体房屋建筑时不用一颗铁钉 , 十分牢固 。用杉木皮盖顶 。
昂:一种“干栏”式房屋 , 多用杉木、松木建成 , 楼台处不铁钉 , 屋顶用瓦、杉树皮或茅草覆盖;下层关牲畜 , 上层住人 , 上层大部分为五间 。另外 , 水族住的平房也称“昂” , 一般有三间 , 中间一间作堂屋 , 两侧作卧室 。
草房:房架由柱、梁、檩、椽组成 , 顶部用草覆盖 。
【水族的村寨是怎样布局的?有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