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舞蹈德昂族竹竿舞有什么特点

德昂族(又名崩龙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15462人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 。与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 。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 。“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 。“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
【德昂族舞蹈德昂族竹竿舞有什么特点】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 。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
《竹竿舞》 。这是一种丧葬舞,只有在七旬以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才能跳 。舞者腰缠马串铃,用四根细、两根粗的竹竿做道具,置于地上敲击而舞 。竹竿象征马,敲击声为马蹄声 。此舞蹈在众人守灵的三天之内进行,每天分早、中、晚三次 。既用以颂扬死者生前功德,也用以表示让死者的亡魂骑上“马”去西天,不必步行,以免吃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