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3年多拒绝劝降从容就义

作为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南宋后期曾两次路过建康(今南京) 。在此期间,他的民族气节,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3年多拒绝劝降从容就义】夫子庙题匾
细心人会发现,如今南京夫子庙“明伦堂”前挂着的匾额上,却是“明德堂”3个金色大字,与当年全国各地的其他学府不一样 。而这事正和文天祥有关 。
那是1276年,文天祥到高亭山(在杭州市北)元营议和被拘,好在得到老百姓救援而脱险,后迂回到建康(今南京) 。那时节,建康学府(在今夫子庙)正在整修“明伦堂”,人们便再三邀请文天祥题写“明伦堂”的匾额 。盛情难却,文天祥答应了 。
题匾的那天,文天祥泰然自若地来到堂前,挽起长袖,挥挥手腕,抓起大楷羊毫,可再一看,觉得还是有些小,他愣了一下,看到一个来看热闹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把刚买来的刷锅用的小笤把,便借了过来 。只见他将小笤把饱蘸了墨汁,挥“笔”疾书,写了3个大字,字字雄厚刚健、锋芒毕露 。现场观者纷纷赞赏 。
网络配图
等到颂扬之声沉静下来,大家再细细欣赏品味,有人觉察,文天祥竟然把“明伦堂”的“伦”字写成“德”了 。有心直口快的人告诉文天祥,有个字写错了,请他重写 。文天祥却说:“连孔圣人还写错字哩!大家知道错了就行了,我还要组织抗元力量,没有精力和时间了 。”人们见状,也就没再坚持 。这样一来,建康学府的“明伦堂”上,就一直挂的是“明德堂”的匾额了 。
文天祥这是故意写错的,他是要以此提醒人们,要注重实际,不要空谈“伦理”,却不讲“道德” 。
据说清同治年间,曾国藩攻下天京(今南京)后,趁着学府重修之际,想自己重新题匾,把“明德堂”改回为“明伦堂” 。不过,当他得知“明德堂”几个字为文天祥手书,也就作罢了 。
天庆观囚居
文天祥再次过南京,已是祥兴二年(1279) 。
在这前一年,他在广东海丰县五坡岭被元兵所执,元将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不肯,却写下流芳后世的《过零丁洋》一诗 。诗末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早已决心以身殉国 。
崖山被破后,文天祥和他的军幕邓剡被解送大都(今北京),于六月十二日至八月二十四日被羁留于建康(今南京) 。再次来到这个曾经的抗金前沿基地,缅怀故国,追忆往事,文天祥心里非常难过 。他偶然间在路边墙上,看到一首《满江红》 。这首词是昭仪王清惠作为投降的皇室随元军北上,路过建康,将要过江时题的 。此词传遍大江南北,文天祥也有耳闻 。他看见真迹,十分兴奋,走过去细读 。读到最后的“若嫦娥于我肯相容,从圆缺”,他觉得逃避到月宫去太消极了,便唤人取过笔砚,在旁边又写了一首《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最后是:“算妾身不愿似天家(皇家),金瓯(国家)缺 。”
写完后,只听邓剡在背后大笑道:“改得好,改得好!天家投降了,王夫人‘不愿似天家’,只因金瓯已缺,神州沦丧 。这一改,故国之思,充满字里行间 。”说着他竟失声痛哭起来 。
网络配图
因为距离北上还有两个多月,文天祥和邓剡被安置在天庆观(今朝天宫)暂住 。这天二人追念往事,文天祥感叹说:“16岁那一年,一个大雪天,先父带我到学宫去,殿上悬挂了4幅本乡先贤的画像,其中一位就是杨忠襄公(即杨邦乂) 。先父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很受感动 。从我自己现在的处境看来,杨忠襄公的行为是更值得我效法和追随的 。”邓剡也感叹道:“咱们国家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多少忠臣义士啊!有这些杰出人物,即使本朝暂时沦亡,相信不久以后,还有恢复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