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身世考:花木兰非汉人是隋朝时期的突厥人( 二 )


而胜州东、北两面距黄河更近,所以花木兰才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渡河东行约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兰诗》有的版本为“黑山”,即杀虎山,在呼和浩特东南百里,也是东征必经的要道;继续东行至“燕山”,是隋将韦云起讨伐契丹的战场 。因此木兰才能“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从木兰行军的地理方位考证,杨玉铭推断出木兰的家乡在胜州附近启民可汗所属牧地,木兰买鞍马鞭辔之城有东、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设置的胜州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的十二连城古城遗址 。当年人口众多、市井繁华,盛极一时 。《木兰诗》后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也说明木兰的家在胜州城内 。至于诗中开篇的“机杼声”,再次验证了木兰的家离胜州城不远,突厥人的游牧生产方式因胜州城汉族人的影响逐步汉化了 。
对于花木兰是隋炀帝时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族女子,杨玉铭认为能进一步解释《木兰诗》中的一些难解之句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汗不在白天公布出征兵册,而在夜间通告到户,是因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里才回到部落的缘故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史学家历来认为一卷有爷名则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 。殊不知,这是游牧民族的户兵制,而非汉族政权的府兵制,兵户世代出兵,父退子继,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
北方游牧民族大约每隔三年编制一次兵册,名叫“比丁”,男子年满十六岁记名入兵籍,到五十五岁或六十岁才退役 。花木兰的父亲自十六岁入兵籍,经历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岁的老翁,虽未到退役年龄,但年迈体弱,无法出征 。又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导致了木兰“从此替爷征”,成就了巾帼英雄的千古美名 。
家乡之争实是利益之争
由于文化落后,游牧民族留下的典籍少得可怜 。杨玉铭无法找到可以佐证互见的实物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推断,花木兰就是隋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女子 。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启民可汗点兵助隋炀帝讨伐契丹,花木兰代父从军 。平定契丹后,跟随炀帝征伐高丽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高丽投降才班师回朝,花木兰不受策勋之赏,退伍回乡,与家人团聚 。
《木兰诗》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广大青年吟颂;花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在国内长演不衰;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更是将花木兰的美名传遍全球 。
杨玉铭指出,随着木兰的地域历史文化价值逐步显现,人们纷纷引经据典、建庙立碑,用木兰的芳名为故里增光添彩 。目前,已有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河北省完县、陕西省延安市等地,借木兰故里之名开发旅游文化产业 。花木兰家乡地之争,就是对经济符号的争夺 。谁拥有了花木兰这个经济符号,就拥有经济效益发展的名片 。木兰故里最终能花落谁家,有待后来人进一步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