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韩信以弱胜强的战例:三次用水击退强大敌人

【揭秘韩信以弱胜强的战例:三次用水击退强大敌人】 楚汉战争中,韩信曾三次以弱击强的战争,都以借助江河流水,而这三次对河水的利用又各不相同 。韩信三次用水破敌是如何操作的,又有哪些不同?韩信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 。... 楚汉战争中,韩信曾三次以弱击强的战争,都以借助江河流水,而这三次对河水的利用又各不相同 。韩信三次用水破敌是如何操作的,又有哪些不同?韩信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 。
木罂渡河——避实击虚
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 。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 。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只知均为重兵,但在战略上,魏王豹有强大的项羽为后盾,有恃无恐,韩信显然处于劣势 。面对有河险可守,有后援可待的敌重兵集团,韩信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 。他增加佯动部队,集中大量船只假装要由临晋关渡河 。暗中却调兵遣将,突然袭击魏后方,迫使魏王豹仓惶应战,兵败被擒 。
韩信所以能够做到避实击虚,首先是因为他研究敌情,掌握了魏王豹的有恃无恐,以为只要守住渡口,汉军就无奈我何的心理 。韩信针对这一心理,用佯动部队和船只紧紧吸引魏王豹的注意力,使他不再旁顾 。其次,是因为韩信注意调查战场地形,找到了魏军认为不能渡河因而没有设防的渡河点——夏阳,远程迂回,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 。最后,还因为韩信精心探索,别出心裁地找到了渡河的器材——木罂 。用木罂而不用船只,就有效地隐蔽了渡河意图,蒙骗了敌方 。这就启迪人们:避实击虚是以弱胜强的良法,然而要做到避实击虚,必须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敌情和战场条件,通过合理的机动,才能牵制强敌之实,打击强敌之虚,战而胜之 。
背水列阵——巧用心战
韩信在井陉口击破赵军的战役,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上,都是以弱战强 。赵军号称“二十万”,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而且大部分是刚从乡镇上招来的新兵 。赵军统帅成安君自认为有绝对把握,用不着什么“诈谋奇计”也可以轻取韩信 。在兵力悬殊的形势之下,韩信深知不能力战,只能智取 。他采取了背水列阵的战法 。这个战法的奥妙在于,通过打击强敌的精神力量,来消弱它的物质力量;同时,又通过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使自己弱小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成倍的威力 。
先说背水阵何能增强己方的精神力量 。因为,韩信兵力既少,又多是缺少纪律和临战经验的新兵,在强敌面前容易畏阵退逃,只有置于没有退路的背水阵中,才能死里求生去拼命奋战 。韩信就使怯弱之兵变成了勇敢之士 。这一仗中,汉军士兵在背水阵中,以殊死之心,以一当十,努力坚持,最后迫使赵军后撤 。
再说韩信如何以背水阵为契机,一步步地摧毁赵军胜利的信心 。最先,赵军望见背水阵,认为此阵违背了通常兵法,不由得大笑,讽刺韩信不会用兵 。这样,就使赵军产生轻敌思想,军心由警觉渐渐松懈 。接着,韩信又亲率一部兵力前去决战,吸引敌人迎击 。韩信佯败后退,进入背水阵 。韩信败走背水阵,又使赵军产生对方无路可走、败局已定的错觉,从壁垒中倾巢而出,冒险追击,军心便由松懈转向狂躁 。在韩信佯败的时候,他预先派出的伏兵,乘虚而出,进占赵军的空垒,拔下赵帜换上汉旗 。赵军攻击背水阵久攻不下正欲撤退的时候,突然看到壁垒上面插满了汉军红旗,误以为主帅被擒,后路被断,斗志一落千丈,军心由狂躁变为惊恐,进而秩序混乱,汉军乘胜夹击,大获全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