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铁娘子廖观音领导的红灯教起义为何失败

在廖观音简介中 ,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红灯教起义 , 而且她还是起义的首领之一 。廖观音出生于金堂县 , 光绪二十七年跟随红灯教主曾阿义学习“神拳” , 并借用宗教宣传反清灭洋 , 主要活动在华阳、简阳、仁寿一带 。
廖观音处决图
廖观音简介中 , 她的身世也是非常受人关注的 。她的祖父在鸦片战争中参加过广东三元里斗争的义勇 , 因斗争失败遭到清朝官军的抄捕 。她一家只好辗转逃到四川成都的亲戚“廖剪刀”舍下寄居 , 才得以脱离官军的逮捕 。最后 , 在石板滩落脚 , 开设了一间土布染坊为生 。
廖观音又名廖九妹 , 从小长的就健壮秀丽 , 十分惹人喜爱 。而且她聪明伶俐 , 染坊里的活一学就会 , 同时她总爱缠着祖父讲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和三元里爱国群众抗英斗争的故事 , 于是 , 爱国仇洋的思想深深的烙印在她纯洁幼稚的心灵上 。廖九妹从小就聪慧过人 , 在家庭和族人中深受宠爱 。
廖观音生活的石板滩常有土匪作乱 , 为防盗保家 , 人人都会学习武术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 , 廖观音也是自小习武 , 由于她意志坚定 , 身手轻捷 , 练功时特别吃苦 , 到十六、七岁时 , 她的武艺就超出一般人很多 。与她同场的曾阿义 , 是个铁匠 , 但是暗地里却加入了义和团 , 他见廖观音为人善良 , 而且武艺超群 , 便主动接近她 , 并给她讲“反清灭洋”的道理 , 最终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 毅然决然的加入了红灯教 。
廖观音起义
廖观音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反清灭洋运动 。红灯教在廖观音和曾阿以的带领下 , 宣传反清灭洋的必要性 , 并且带领红灯教徒每日练拳 。他们在石板滩川主庙坚定的举行“杀洋人、杀贪官、打富济贫、抗粮抗捐、焚教堂、抗官兵、围州县”的起义誓师大会 。
廖观音
廖观音起义誓师大会之后 , 随即制定了详细的围攻成都的战略计划 。当时义和团的情况是在东路、南路、西路都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 但是北部却遭到丁鸿臣的阻截 。廖观音此时认为 , 如果能实现南、北、东路合击围攻成都的话 , 则成都可取 。于是 , 她决定增兵龙潭寺 , 兵伐成都 。
廖观音与清军在龙潭寺展开激烈的战斗 , 开始清军被义和团的气势震慑了 , 眼看就要阵脚大乱 , 但是清军的陈橘急了 , 下令如若有敢败退的 , 一律砍头 , 清军只能死守场口 。后来 , 在义和团发起反攻之时 , 清威远中军炮兵刘统带命清军以“开花炮击之” , 给义和团造成极大的伤亡 。为避免伤亡 , 廖观音同曾阿义商议只好放弃围攻成都 。
后来各路义和团汇聚在金堂西部的火盆山 , 从此金堂西部成为义和团的天下 。之后 , 清军开始了对火盆山的进攻 , 廖观音将清军围困在她设置的伏击圈里 , 将清军全部斩尽 , 并且将清朝的二品大员孙烈全杀死 。此消息很快传开 , 总督奎俊只好命陈橘血洗火盆山 , 将山下关隘全部封锁 , 最终义和团寡不敌众 , 火盆山失守 , 廖观音只能逃走 。
廖观音之死
廖观音是义和团里有名的女头领 , 廖观音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有名的一次起义 。在她的带领下 , 红灯教的教徒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 然而 , 她却被叛徒出卖 , 押解到成都 。被捕之后 , 随即被判死刑 , 廖观音之死也受到后人的热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