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汉武刘彻的心胸配得上大帝的称号吗?

公元前141年 , 汉武帝上台时 , 他才15岁 , 三朝元老窦婴担任丞相 , 帝国实权由窦太后掌握 。这时 , 有个叫田蚡的人 , 因是汉武帝的小舅子 , 也想当丞相 。只是田蚡与窦婴相比 , 资历实在太浅 , 何况窦婴也是外戚(窦太后家里的人) , 后台也很坚硬 。所以田蚡只能等 。光等还不行 , 还要向窦婴拍马屁 , 经常到窦婴家里应酬讨好 , 见了窦婴作揖磕头 , 完全是个晚辈 。后来窦婴自己工作不慎 , 触怒了窦太后 , 被罢免丞相 , 汉武帝虽想拉田蚡上来做丞相 , 但大事由窦太后作主 , 田蚡只能继续等 。到公元前135年 , 窦太后死了 , 汉武帝也已经做了六年皇帝了 , 终于可以自己作主了 , 于是马上任命田蚡为丞相 。
【论史:汉武刘彻的心胸配得上大帝的称号吗?】 田蚡相貌丑陋 , 巧于文辞 , 但内心毒辣 , 他要报复陷害窦婴 。这时的窦婴已经日薄西山 , 无权无势 , 但田蚡也要整死他 。正好窦婴有个好友叫灌夫 , 因性格刚直 , 触犯了田蚡 , 两人相争 , 闹到了皇帝那儿 , 窦婴眼看好友要被田蚡弄死 , 全力相救 , 三个人在武帝面前对质 , 相互揭短 。田蚡使出了他的杀手锏 , 他说:
天下幸而安乐无事 , 蚡得为肺腑 , 所好音乐狗马田宅 。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 , 不如窦婴、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 , 腹诽而心谤 , 不仰视天而俯画地 , 辟倪两宫间 , 幸天下有变 , 而欲有大功 , 臣乃不知窦婴等所为 。(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现在天下太平无事 , 我有幸作为皇上的亲戚 , 我所好的无非是音乐狗马田产房屋 , 我所爱的不过是唱歌跳舞以及能工巧匠之流 , 我不像窦婴、灌夫他们招引一帮子豪杰壮士整天在那里说长道短 , 诋毁朝廷 , 他们不是仰观天象 , 就是俯察地理 , 他们斜着眼睛窥测东、西两宫 , 就盼着天下出什么变故 , 他们好趁机办大事 。我真不知道窦婴等人到底是在干什么 。
这似乎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关“腹诽”的滥觞 。虽然窦婴后来被处死的罪名是“伪造诏书罪” , 但田蚡发明的“腹诽”罪 , 其实是窦婴被杀头的主因 。在汉武帝看来 , 作为高官 , 贪污受贿、抢夺民产、包几房二奶都是小事 , 甚至可以“以腐败换忠诚” , 但心里诽谤朝政是万万不可的 , 尽管诽谤在肚皮里而没有表面上的证据 。田蚡能成功打倒窦婴 , 其实是摸透的汉武帝的心思 。
田蚡成功陷害窦婴十四年后 , 又发生了大司农颜异被杀的事件 。这时汉武帝对外已经进入穷兵黩武的疯狂时期 。
颜异被杀 , 主导者叫张汤 , 张汤这人 , 《史记.酷吏传》榜上有名 , 心狠手辣 , 也是揣摸皇上心思的一个高手 。颜异本来只是一个小官 , 没有后台 , 硬凭个人能力 , 做到九卿一级的大司农 , 是个国家理财的行家 。当时汉武帝与张汤商量发行“白鹿皮币” , 就一起征询颜异的意见 。皇上和张汤对金融都是狗屁不通 , 颜异就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常识 , 认为“白鹿皮币”不可行 , 也如实说了这个意见 。汉武帝听了不太高兴 。张汤本来就与颜异有矛盾 , 就暗中指使手下告发颜异 , 案子来了 , 狗贼汉武帝 , 居然指定张汤来审理此案 。张汤找到颜异的门客下属 , 很快就有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