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货币三国两晋时期的钱币样式及种类

【三国两晋货币三国两晋时期的钱币样式及种类】 三国货币:魏、蜀、吴三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形势 。
曹魏
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 。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
孙吴
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富裕,但孙权实行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几个品种 。到头来是官民交困,财政极度亏空,国基不稳,最后走向灭亡 。
蜀汉
蜀汉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均优,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但刘蜀所铸钱币亦有悖民意,亦先后铸了一些类似孙吴的虚值大钱,庶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 。即使想方设法整治币制,最后还逃脱不了失败亡国的命运 。
三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钱币流通
三国时期刘备的益州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东汉末年遭受的战乱也较中原为轻,故社会经济比北方发展较快 。蜀汉建国以后,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护理都江堰,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 。北伐曹魏之始,诸葛亮又先后在汉中一带实行屯田制度,不仅减少了军粮运输,也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蜀汉的手工业以盐、铁和织锦业等最为发达 。特别是成都的织锦“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远销吴、魏,是军费的一大来源 。蜀都成都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之一,“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巨千;财货山积,纤丽星繁 。”其兴盛景象可以想见 。
孙吴所在江淮地区的社会经济起步较晚,故最为落后 。但由于这里战乱较少,加之北方人民大量迁居江南,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使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加之吴国建立前期又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遂使耕田面积显著扩大,耕作技术和农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
魏国创立后,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屯田制,招募无地或无生畜的农民,统一组织耕种官田,这是组织流民归农的有效办法,在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对组织生产、恢复社会秩序、增强魏国的实力、统一南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广人稀的地方,扩大开辟面积,兴修水利,提高产量;建置大规模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发展手工业生产 。当时江南的武昌是冶炼中心,连铜合金银制造业也很发达,此外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等等也都十分发达 。当时魏国有很多的商业交通贸易中心城市,还和海外的一些国家有贸易交往,商业经济也很发达 。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统一全国后,农业上推出了占田制和课田制,这是西晋的主要土地制度 。当时的西晋面临着经过三国长期战争后的经济萧条局面 。西晋采取了奖励农桑、表彰生产的经济政策,召回流民,增加农业人口,表彰生产搞得好的官吏 。此外兴修水利也取得了好的效果,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 。到了东晋时,我国南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农业上生产技术有所提高,大量开垦荒地 。实行精耕细作,推广牛耕使耕田的速度加快了,产量大为提高 。兴修的水利工程扩大了灌溉面积,防治水患灾害,使得农作物得到更好的生长 。手工业方面,冶炼业得到了发展,“灌钢”技术的发明,把生铁和熟铁混杂在一起,工艺简便,生产效率更高,钢铁的质量也更好 。纺织业用麻织成的布,品种增加了,质量提高了 。当时纸张已经完全替代了竹简和绢锦 。贸易也有很大发展,南北互市和海外贸易主要由官府掌握,私人经营商业的很多,交易的大宗物品是粮食、布帛、鱼、盐等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 。总之三国之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逐渐稳定,经济上有所恢复和发展,人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之后发展经济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