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蜀汉历史刘备为何比诸葛亮更能吸引人才?

导读:翻遍三国的读者都清楚,在蜀汉阵营里,最有智慧的人物当属诸葛孔明,但是作为领军人物,在招徕人才方面,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人物是谁呢?笔者以为,在蜀汉阵营里,此项之最,当属汉中王刘备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刘备身为最高统帅的缘故,事实上,诸葛孔明在蜀汉中后期也相当于蜀汉的最高统帅,但是蜀汉中后期人才却青黄不接 。由此可见,他们在相似的领导岗位上,在吸引人才方面,作为大不同 。
刘备时期的蜀汉阵营,虽然不能像曹魏阵营那样猛将如云,谋士如林,但起码孔明之外有法正,五虎将之外有魏延黄忠,基本不存在用人的匮乏问题 。而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已经进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人才短档期 。相继治国领军,刘备为何比诸葛亮更能吸引人才?笔者解析,是对人心的把握能力决定了诸葛亮与刘备的差距 。在使用魏延的问题上,后人已多次议过诸葛亮的不公 。从最终魏延的结果看,似乎验证了诸葛亮的先见之明——脑后反骨,此人必反 。但是不妨设想,如果按照刘备的重用魏延之才的思路走,魏延会反吗?怀才不遇是每个人才人心改变的发端
主帅总像贼一样防着属下,属下的心能不起变吗?诸葛亮在时,魏延是不敢反;而刘备在时,魏延是不愿反 。对人才,刘备看长处、宽容相待,而诸葛亮却不容有短、求全责备,世上人才哪有完人?求全责备的结果,是“没有人才” 。感化人才,令有个性的人才从心里上有归属感,这才是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最高境界!也是刘备高于诸葛亮之处,由是使得前者在识人的眼力与用人的雅量上,远胜后者一筹!
【纵观蜀汉历史刘备为何比诸葛亮更能吸引人才?】
蜀汉之盛,就在刘备诸葛君臣合力,谋取汉中大胜之时,蜀汉之衰,就在刘备白帝城死后 。表面上看,蜀汉亡于魏将邓艾的一次偷袭,实际上人才的枯竭才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故去之后支撑蜀汉军事局面的两位大将,姜维与夏侯霸,竟都来自曹魏阵营 。可见诸葛亮在本土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方面,是何等的失败!他为蜀汉没有留下足够的伯乐遗产,甚至可以说,在吸引人才上,他是一个不及格的主帅!群雄逐鹿,三分天下,天下再争,三国归晋 。三国末期,其时蜀汉与孙吴均已人才撂荒,唯有晋王司马家族治下的魏国人才济济,“长势喜人” 。可见,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心者才能保证本土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