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对孔圣人孔子的评价为什么会非常差

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 , 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 。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 开创了一个思想核心为“仁”和“礼”的思想学派 。孔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 , 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
孔子像
孔子以子为姓 ,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 , 从他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老师时却还是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 , 选择不远千里地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追求学问的热衷 。孔子曾带领他的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 , 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见闻 。晚年时期回归后 , 孔子仍旧继续他讲学事业 , 培养学生 , 同时他还对六经等古籍进行整理和修订 。而世人皆知的《论语》不是孔子自己所著 , 是由他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的 , 书中有不少可供人学习的孔子典故或孔子的言行 。
孔子是哲学思想上的大家 , 他崇尚仁义、礼乐 , 提倡德治 。在推崇人道精神的同时 , 孔子还注重建立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 。孔子还提出了利与义之间要更为重视道义的义利观念 , 以及重视民生 , 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 。除了在道德和经济方面 , 孔子在其他领域比如旅游方面、艺术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思想成就 。而这些使孔子成为伟大思想家的同时 , 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纵观孔子一生成就无数 ,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非常差 。他说实际上在孔子那里 , 只有一些我们不能获得特殊教育的老练的、善良的、道德的教训 。他认为孔子所论及的常识道德是我们在任何民族都可以找到的、毫无出色点的常识道德 , 有些甚至比在中国所找到的更好 。孔子只是一个没有思辨哲学的世间智者而已 。
孔子讲学图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也从儒家经典《论语》上进行了说明 , 他认为《论语》也无太大实际价值 。《论语》中孔子要求人们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 但这义务并不是内心自由的情感也不是主观的自由 , 只是基于形式上的一种表达方式 。
黑格尔还认为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 。在中国 , 除了皇帝之外的臣民几乎都没有自由可言 , 中国的道德学说就是为政治而服务的 。君臣之间的关系就犹如家庭之间的关系 。在家庭里 , 他们生活在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的不自由单位里面 , 所有号令都由皇帝发布 , 皇帝的号令就是家长的指令 , 他们并没有个人的人格 。
在国家里 , 大家长的关系也最为显著 , 皇帝作为政府的基础就如同家中的严父 , 因为皇帝居最高的地位 , 是自然的主宰 , 一切法令都是从他出发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也延伸到了宗教方面 。他说 , 在中国平民没有独立性 , 所以在宗教方面 , 他依赖自然界的各种对象 , 其中尤其依赖上天 。孔子的道德学说与这种自然宗教是相结合的 。
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
伏尔泰与孔子同样都是著名的思想家 , 可是伏尔泰却十分推崇孔子 。那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呢?
孔子图片
关于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这个问题 , 首先是因为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同的 , 孔子的一些思想在当时可能不被所有人接受 , 因为思想之间有所差距 , 也不能真正的意识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 。可是在伏尔泰了解到孔子后 , 他便被孔子的思想深深吸引 , 因为孔子的思想可以带给他共鸣 , 伏尔泰作为一位思想家 , 他可以明白孔子思想的精华 , 所以伏尔泰便大力推崇孔子 , 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去多接触孔子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