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仓央嘉措为何有如此大的争议

仓央嘉措简介中介绍仓央嘉措于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出生于西藏南部地区的一个农奴家庭之中,约死于1706年 。仓央嘉措是门巴族,的父亲叫做扎西丹增,母亲叫做次旺拉姆,他的家族世世代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
仓央嘉措图片
虽然他的家族世代信仰宁玛派佛教,但是这个教派并没有要求信奉者不能结婚生子 。康熙三十六年,仓央嘉措成为五世达赖的继承者,那个时候已经十五岁的仓央嘉措还在摄政王的主持之下完成了坐床之礼,举办典礼的地方就是如今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 。
仓央嘉措可以说是当时的西藏摄政王为了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产物 。在举办过坐床之礼之后,仓央嘉措就成为六世达赖喇嘛,法名叫做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他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在西藏文学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歌诗人,他的一生有着多部的传世之作,大多都是描写的很真挚感人的诗歌在这些传世之作中,尤以《仓央嘉措情歌》的木质版本最为经典 。
仓央嘉措生于农村,在成为六世达赖之前也常跟随在父母的身边一起下田种地 。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极为熟悉,在成为六世达赖之后,由于受到各种清规限制,让他对于那种闲散,自由的生活更是极为的热爱 。再加上他的人生经历及他本人对于大自然的热情,让他对于诗歌有着很大的灵感 。他根据自己的意识思想,写下来很多缠绵悱恻的“情歌” 。后来这些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海外 。
仓央嘉措的诗
对于仓央嘉措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一个达赖,同时他也是我国古代西藏地区的著名诗人,在西藏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仓央嘉措的诗歌作品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传颂,尤其是随着几年前的一部穿越电视连续剧《宫》的火热播出,在该剧大结局之时由雍正皇帝写给晴川的诗所用的《见或不见》更是被人们多次提起 。
仓央嘉措的诗
仓央嘉措的诗运用细腻真挚的手法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心 。可以说他的诗歌已经超越了种族,超越了性别,成为世界的一大宝藏 。
在仓央嘉措所写的诗歌之中,有着年轻少年少女们初初相识之时的懵懂纯真的羞涩,也有着两人两情相悦相处时的美妙感动,还有着求而不得的痛惜之情以及一诺定终生的坚贞不渝更有真情付之东流的痛彻心扉 。可是这些人世之间的一切平常人可以轻易拥有的东西,对于仓央嘉措来说却是只能出现在梦中的情景 。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了这一切美好的爱情都只能是幻想 。但是也正因为这种求而不得的心态使得他对于这样的情感更加的迷恋,更能体会人世间的无奈 。进而的也促使了他有着更多的灵感来写诗 。
并且,由于仓央嘉措的诗歌之中有着真挚的情感,而且很多都是他按照自己的真实想象来写的,因此有着很深的代入感 。可以将看这些诗歌的人的情感代入其中 。可以说他的诗歌是灵魂的释放,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国界,超越了语言 。
十戒诗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诗为众人所知,十戒诗就是他其中的一个代表作品 。十诫诗表面理解的就是十条不能做的事情,但却被仓央嘉措写出了更深的情调 。
《十诫诗》图片
第一诫为了不要产生爱慕之意,两人就不要有可以见面的机会 。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其实让仓央嘉措内心承受着多么大的痛苦,因为想要做到这些,对他来说很难,从小生活的环境让他很难做到隔绝世间的女子 。第二诫是不要了解对方的一切,这样便不会有思念 。因为如果把对方的一切都了解的很透彻,在闲的时候便会回味这美好的一切,可是如果失去了对方,这会何等的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