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女诗人李因生平:自学成才的奇女子

【明末清初女诗人李因生平:自学成才的奇女子】明末清初的女诗人、画家李因生平最喜画山水图,在诗词歌赋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颇有唐朝中期的韵味 。
李因的画像
李因出生于1610年,也就是明万历皇帝三十八年 。小时候的李因十分喜爱读书,不像一般的女孩子那样,爱好梳妆打扮 。她依靠自学成才,在当地颇有名望 。后来因家道中落,她沦为了江浙一代的名妓 。但纵使人在风尘,李因还是不忘读书和作诗 。
明光禄卿葛征奇是一位海宁人,有一次他见到李因所作的诗篇《咏梅诗》后,被其才华深深折服,便将其纳为自己的侍妾 。后来,由于葛征奇的调动,李因跟随着他一起走遍了大江南北 。
当时正值明朝末年,天下大乱 。有一次李因和丈夫葛征奇一起路过宿州,不料遇到当地发生了兵变,李因不顾自己的金银首饰,唯独抱着诗卷逃跑 。
李因对于自己的山水、花鸟画十分自信,常常将自己比作唐代的王维 。而她的丈夫葛征奇也承认,自己在山水画方面比不过李因 。每当李因作完一副画之后,葛征奇都要为她作题跋,并盖上“介庵”的印章 。介指的是葛征奇的字介龛,庵指的是李因的字是庵 。
在李因35岁的时候,葛征奇去世 。之后的日子里,李因穷困潦倒,只能依靠纺织和卖画为生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但是在李因生平的画作中,落款依然署着明朝的年号,从来没有使用过清朝的年号 。
公元1685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李因去世 。终年75岁 。
李因的故事
在清代的《清稗类钞》中记载了一则沈石友和李因的故事 。沈石友是清朝中后期的人,而李因是晚明时期的女诗人,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交际呢?
李因和她的丈夫葛征奇
沈石友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几乎在中国的收藏界,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他尤其喜爱收藏砚台,据说他的藏砚数不胜数,而且,他对于砚台有一种特殊的癖好 。有一次,沈石友得到了一块小方砚,这块砚仅有三寸多,他将它藏在一个小盒子里 。这块砚的背面,画的就是李因的画像,上面还题着一首词,词曰“手泽重看,暗回溯昔年情绪 。绮楼深处,日日神仙侣 。作画吟诗,笔墨生风雨 。伊人去,更谁怜汝,似落花无主 。昔外子戏以锥画妾貌于砚背,绝神似,箧藏十五年 。今日重睹,不觉泪下,书此曲记之 。”从词的内容来看,这块砚似乎曾经被李因使用过,而其背面的李因画像,是她的一位故人将其镌刻上去的 。李因自认为这画像跟自己十分想象,因此将它藏了起来,而且一藏就是十五年 。而李因在十五年,重新将这块砚台取了出来,睹物思人,不禁潸然泪下,因此题了上面这首词用以纪念 。
这块砚台背面,出了有李因的画像和题词之外,还有一个名为“雪坡”的印鉴 。雪坡是谁?他是一位明代的和尚,以在砚台上雕刻画像而出名 。看来,这块砚台颇有来历,似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李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