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白衣渡江:东吴军事上的胜仗政治上的败仗

吕蒙白衣渡江,夺取刘备集团属荆州各郡,是军事上的一个辉煌胜利 。然而,从政治角度,似乎并非十分可取 。
对荆州这件事,支持东吴取荆州的看法不外三条,第一,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当然要拿回来,第二条,吕蒙提出拿下青州徐州不难,但是不好守,拿下荆州吴国就有两条对魏国北伐的战线,第三条,万一刘备来打东吴,荆州就是他的基地,太危险了 。
这三条都有些问题 。
第一条我们不去说了,江东也不是老孙家八辈祖传的,“汉家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乱世中道义这个玩意儿太苍白 。
后面两条仔细评价一下 。
关于吕蒙取荆州的建议,和鲁肃借荆州正好相反,似乎孙权的政策发生了突变 。
蛮子以为,吕蒙是东吴不可多得的将才,同时,鲁肃的荆州处理办法也显然是得到孙权默许的
这个政策的变化应该说是存在一个过程 。
借荆州之后,早期来说,孙权从这个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自身巩固的同时获得了交州的广大土地,也就是荆州的背后 。而刘备在江汉,始终处于劣势,并不 敢于在荆州和孙权过于紧张,其表现就是让出湘东三郡 。而刘备集团也是过于看重割让三郡的效果,从而放松了对于东吴集团的警惕,这也是导致荆州易手的一个重 要原因 。
但是孙权这一阶段的发展并不顺利 。这主要体现在合肥争夺战上面 。东吴军队起源是南渡的两淮子弟,战斗力相当强,可是江南的环境似乎不是很好的培养陆军的地方,大多数军队南渡后战斗力都无法和北方军队相比,当然,马匹也不行,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 。
于是,孙权在和北方霸主曹操的战斗中,就连连失利 。吕蒙号称可以轻取青徐而不取,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无奈的托词,因为逍遥津等战役孙权吕蒙都有参加,假如真 的如吕蒙所说那样好拿下来,东吴全军在合肥的失利是怎么回事?难道吕蒙当时梦游了吗? -- 开个玩笑 -- 他对于孙曹两军的战斗力是非常清醒的 。
无法向北方取得进展的孙权,表现出一种急躁的情绪 。
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出了孙权的战略局限性 。他是有心进取天下的一代霸主,但是他的毛病也很要命 。
首先就是迷信军事力量,不重视政治修为,因此,他养军甚多,谋臣以为过分,而他表示这个军队,自保固然不需要这样多,取天下还少呢 。其实,孙氏政权终其一世,问题都不在军队多寡,而在内政 。大族政治,山越问题,东吴是三国中政治上建树最为有限的一个政权 。
其次就是割据思想 。这就体现在他认为取天下就是取地盘 。换句话说,缺乏对全局的认识 。孙策认为他不适合争雄天下,只擅长守护江东,便是这个含义 。正因为如 此,他才对鲁肃的借荆州逐渐产生了反感,因为他借出的江陵,是自己明明可以握在手中的富庶之地,却交给了刘备 。打不下合肥,东吴要扩张领土,那就只有西进 取江陵了 。
孙权取江陵,带有很大的图一城一地得失的色彩 。夺取江陵,给东吴带来的危害相当大 。拿到荆州,孙权有了青徐和荆州两个出击点 。问题是当时吴弱魏强,吴北伐 的威胁大大小于魏南征的威胁,因此多了一个接触点,为吴国带来的更是防守压力 。吴国因此以头号大将陆逊镇守荆州,阻挡襄阳的威胁 。东吴的军事力量化为青徐 和荆州两大集团,力分则弱,魏国则无需战略调整,吴国正面的魏国军事压力就倍增 。
限于实力,东吴荆州一线,自保尚且不足,根本无法和青徐方向发挥“两个拳头打人”的威力 。从历史上看,从此吴国再也无法恢复在长江一线的战略主动权,陷入了和魏国消耗战的泥潭,而这种对峙和消耗,对于较弱的吴国显然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