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较量:吕蒙为什么能斩关羽首级?

导读:关羽之死是很多人心里的痛,不管是惋惜也好,惜才也罢,死人是不能复生的 。在与吕蒙的生死较量之中,关羽究竟是输在了哪些方面 。
1、国家战略层面
孙吴有强大的水军,正当诸将仍停留在上岸击贼,洗足入船的思维之时,吕蒙就劝孙权夹水口立坞,以备不及上船之时有险可守,结果这一奇计影响深远 。何止曹操四越巢湖不成,曹魏一朝都无法灭吴,可见濡须坞对孙吴是何等的重要!
那关羽对蜀汉有过这等战略性建言吗?一片空白!
网络配图

【生死较量:吕蒙为什么能斩关羽首级?】2、对智将献计并成为战役的转捩点
周瑜这智将相信不用多作解释;围曹仁于江陵之时,周瑜遣甘宁破夷陵成犄角之势,迫曹仁不得不派兵夺回 。这决定胜负的关键一刻,诸将认为兵少无力分兵,但吕蒙举荐凌统,认为他可坚十天,这就促使周瑜下定决心救援;吕蒙又劝周瑜遣兵以柴断险道,料定曹军败后被阻于此时,只能弃马,结果又被料中 。这对不产马的江东来说,是一次不少的战略性物资补充 。
关羽呢?别说没有对诸葛亮、庞统作过战术性的献计,连主公刘备也不多 。(当然不是没有,身在曹营时劝刘备杀曹操即是一例,不过正如裴松之所言,完全没有考虑过自身安全,吾认为可说是思虑不周也)
3、正接交锋,关羽完败
陆逊建议吕蒙以己代他,及其后的骄敌信,也只是降低关羽的戒心及减少驻兵,关羽的江边屯候并没有撤下来;陆逊也没有教吕蒙如何白衣渡江,关羽的江防说到底还是吕蒙一手策划完破 。
更重要的是,曹操如赵俨所料放关羽回荆,欲使刘孙火拼,但可惜事与愿违并没有发生?为甚么?因为吕蒙一招攻心计让关羽军自行瓦解,连羽本传也直言:羽军遂散 。
吕蒙善待关羽军家属并借使者让荆州军军心崩溃,一军主帅半点法子也没有,哪怕是失败的解决办法也没有实行过,这不是完败是甚么?
4、辩才
这里不是讨论口舌之快如诸葛恪在宴会中的嘲讽,而是谈对国家有利益的 。
孙权出兵征荆南三郡,当时唯零陵太守郝普没有望风而降,而刘备而亲率大军至公安,并遣关羽救援之际,时间急迫,结果吕子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凭己一番谎话让一郡之长为其所骗,相信无法坚守而降 。义阳人郝普不是皇亲国戚,智商应该不会太低,但偏偏为吕蒙算计 。
关羽呢?益阳会议中,关羽的乌林之役云云,却为鲁子敬的严正声明弄至无言而对!
5、虚怀纳谏
吕蒙代鲁肃屯陆口,可谓国之重将;建安二十四年之时的陆逊,虽不能说是白身,但功业平平却是事实 。陆逊求见并向吕蒙献计取关羽,不是护前、耻为人下的吕蒙赞同后并向孙权引荐代己 。
那关羽呢?他下属也不少吧:关平、赵累、糜芳、士仁、潘浚、廖立、郝普、王甫等,全无建言?益阳会议中不是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的吗?他莫非也不是关羽下属?其实不太难理解,谁叫关羽性护前、骄于士大夫呢!
网络配图

6、关羽有用计失败的个案
吕蒙就算诱降失败,但最终还是能达成最终目的;关羽可大不同了,伪降孙权之计却被孙权识破,立幡旗为象人于麦城的假象换来孙权遣朱然、潘璋断其归路,终为潘璋军的司马马忠所擒 。
7、举荐良将
黄祖麾下斗将甘宁来投,宁本传记周瑜、吕蒙皆共荐达,这比从部下破格提拔,更要有胸襟和需有辩明是否真心来投之智 。
那关羽呢?久从刘备,甚至是督荆州事的他,数据又是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