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传说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的传说故事

情人节的传说:七夕乞巧 , 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 ,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 人俱习之”的记载 , 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 , 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 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 , 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 , 宫女们各自乞巧 , 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 , 代代延续 。
宋元之际 , 七夕乞巧相当隆重 , 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 , 世人称为乞巧市 。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 , 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 , 车马嗔咽 , 至七夕前三日 , 车马不通行 , 相次壅遏 , 不复得出 , 至夜方散 。”在这里 , 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 , 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 , 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 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 , 车马难行 , 观其风情 , 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 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
【情人节的传说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的传说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 ,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 , 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 , 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 , 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 , 父母早亡 , 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 , 嫂子马氏为人狠毒 , 经常虐待他 , 逼他干很多的活 , 一年秋天 , 嫂子逼他去放牛 , 给他九头牛 , 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 , 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 , 在草深林密的山上 , 他坐在树下伤心 , 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 , 这时 , 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 问他为何伤心 , 当得知他的遭遇后 , 笑着对他说:“别难过 , 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 , 你去好好喂养它 , 等老牛病好以后 , 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
牛郎翻山越岭 , 走了很远的路 , 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 , 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 , 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 , 一连喂了三天 , 老牛吃饱了 , 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 , 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 , 摔坏了腿 , 无法动弹 。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 , 牛郎不畏辛苦 , 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 , 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 , 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 , 到老牛病好后 , 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
回家后 , 嫂子对他仍旧不好 , 曾几次要加害他 , 都被老牛设法相救 , 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 , 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
一天 , 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 , 在河里洗澡 , 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 , 二人互生情意 , 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 , 来到人间 , 做了牛郎的妻子 。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 , 并教大家养蚕 , 抽丝 , 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