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宪圣慈烈皇后简介宋高宗吴皇后生平

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1115年-1197年) , 开封人 。吴氏14岁入宫侍奉康王赵构 , 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 , 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 。1143年(绍兴十三年)被册立为皇后 。83岁去世 , 谥曰宪圣慈烈皇后 , 攒祔于永思陵 。吴氏一生 , 经历高、孝、光、宁四朝 , 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 , 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
宫中生活
吴氏十四岁时候被选入宫 , 侍奉当时还是康王是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即位初期 , 吴氏常常着戎装侍奉左右 。吴氏非常知书明理 , 跟从宋高宗到四明时 , 卫士突然发生兵变 , 闯进宫内的士兵询问宋高宗在哪里 , 吴氏骗过他们得以免祸 。不久 , 宋高宗航行海上 , 有条鱼跳进宋高宗船中 , 吴氏说:“这是周人白鱼的祥兆 。”宋高宗大为高兴 , 封她为和义郡夫人 。回到越地 , 进封她为才人 。吴氏博通书史 , 又善于写作 , 因此得到宋高宗宠遇日盛 , 很快就将她进封为“婉仪” , 不久晋升为贵妃 。
吴氏很孝敬婆婆 。高宗的母亲显仁太后从金国还朝后 , 由吴贵妃侍奉起居 。吴氏体贴周到 , “顺适其意” , 性格严肃的婆婆显仁太后性对这个媳妇也非常满意 。《宋史·后妃传》上还有一个细节 , 记载吴氏曾经“绘画《古烈女图》置坐中为鉴” , 同时 , “取《诗序》之义” , 在自己后宫的居所挂了一块“贤志”的牌匾 。这两件事让韦太后欣慰 。因此 , 宪节皇后去世后 , 朝臣请“累表请立中宫” , 吴贵妃便成了热门人选 , 韦太后也帮着说好话 , 力挺吴贵妃 。于是 , 1143年(绍兴十三年) , 吴贵妃正式被册立为皇后 。此后 , “追王三代 , 亲属由后官者三十五人” 。
母仪天下
在吴氏还是才人的时候 , 跟赵构奏请抚养了赵伯玖 , 更名为“赵璩” 。赵伯琮的养母张氏去逝 , 吴皇后便将赵伯琮一并收养 。吴皇后对两个养子并没有“亲疏有别” , 而是“视之无间” 。因为伯琮恭俭勤敏 , 聪慧好学 , 所以“帝与后皆爱之” , 封普安郡王 。吴皇后尝对高宗赵构说:“普安 , 其天日之表也 。”高宗意决 , 立赵伯琮(赵慎)为皇子 , 封建王 。出赵“璩”居于绍兴 。
高宗禅位于赵慎 , 是为孝宗 。孝宗即位后 , 称吴氏为太上皇后 , 迁居德寿宫 , 上尊号为“寿圣太上皇后” , 拜见“如宫中仪” , 对吴太后的亲属也“推恩有差” 。宋光宗即位又尊吴太后为寿圣皇太后 。帝尝对寿圣皇太后言及用人 , 皇太后告诉光宗“宜崇尚旧臣” 。公元1193年(绍熙四年) , 寿圣皇太后吴氏寿八十 , 孝宗觐见皇太后 , 奉册礼 , 加尊号曰:隆慈备福 。公元1194年(绍熙五年)正月 , 孝宗率群臣为寿圣皇太后行庆寿礼 , 嘉王(宋宁宗赵扩)侍侧 , 皇太后吴氏勉励赵扩“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 。
公元1194年(绍熙五年)夏 , 孝宗去世 , 光宗尊吴氏为太皇太后 。孝宗驾崩 , 光宗“疾未平不能执丧”无法主持孝宗的“祭奠之礼” 。于是 , 宰臣奏请八十一岁的太皇太后吴氏“垂帘主丧事” 。太皇太后初不许 , 但是宰臣执请太皇太后如唐肃宗故事 , 群臣发丧在太极殿 , “成服禁中” 。太皇太后吴氏许可在“梓宫前垂帘” , 代行祭尊礼 。然后宣光宗手诏 , 立皇子嘉王为帝 。吴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 , 马上撤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