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锦之战的经过:皇太极率部击溃最后的明军主力】 初战
公元1641年(崇祯十四年)四月下旬,洪承畴部至松山与杏山之间 。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在乳峰山战事胶着,“清人兵马,死伤甚多”,清军失利,几至溃败 。洪承畴将吴三桂列为首功,说:“吴三桂英略独擅,两年来,以廉勇振饬辽兵,战气倍尝,此番斩获功多 。
洪承畴不敢冒进,驻扎宁远,以窥探锦州势态 。并向朝廷表示:“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 。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 。”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多饷艰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承畴进军,崇祯帝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又分任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督促决战 。
突围
同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二十八日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二十九日,命总兵杨国柱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杨国柱中箭身亡,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之 。此时明军士气正锐,皇太极对清军失利心急如焚 。
皇太极带病急援,“上行急,鼻衄不止”,昼夜兼行500余里,七月十九日到达锦州城北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分军驻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就地挖壕,紧紧包围在松山一带,“断绝松山要路” 。
洪承畴与清军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皇太极秘令阿济格突袭塔山,趁潮落时夺取明军屯积在笔架山的粮草十二堆 。明军“因饷乏,议回宁远就食”,决定明日一早分成两路突围南逃 。大同总兵王朴一回营便率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结果“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黑夜中,明兵“且战且闯,各兵散乱,黑夜难认” 。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 。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锦州松山区松山镇),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不久“转饷路绝,阖城食尽”,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 。
决战
公元1642年(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城陷,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兵败被俘至沈阳,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至此松锦大战结束 。洪承畴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到了五月剃发降清 。洪承畴投降以后,明朝不知道他已经变节,思宗闻之大震,辍朝特赐祭九坛,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又得到军报,说洪承畴降清了,京城大哗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 。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 。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 。”松锦大战标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 。
- 松锦之战的战略意义:明军彻底失去了关外的控制
- 松锦之战双方所处环境的对比:明军失败无悬念
- 历史上最幽默的战书:晋文公退避三舍败楚国
- 揭秘李清照苏东坡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
- 未解之谜:男干尸怀抱长发展现千年的爱恋
- 《水浒》鲁智深的经历显示了出家人的市侩
- 揭秘西太后慈禧的少女时代
- 揭开清太宗皇太极昭陵地宫的层层迷雾
- 未解之谜:慈禧太后遗体的三次入殓
- 朝鲜末代国君高宗李熙最爱咖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