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百家争鸣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
【周朝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杨朱 。作品:《道德经》、《庄子》 。主张: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 。主张: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 。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 。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作品:《韩非子》、《商君书》、《管子》 。主张: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 。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孙武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主张:兵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是在军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等军事名言都出自兵家,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当今社会也深受影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