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悬殊的以少克多:45万唐军不敌2千突厥兵( 三 )


在抵达海边 , 观赏了一番海景之后 , 暾欲谷便带着劫掠来的人畜、财物踏上了归程 。据《新唐书》卷228记载:“(突厥)取赵、定所掠男女八九万悉坑之 , 出五回道去 , 所过人畜、金币子女尽剽有之 , 诸将皆顾望不敢战 。”《旧唐书》卷204中则记载:“掠赵、定等州男女八九万人 , 从五回道而去 , 所过杀掠不可胜纪 。沙吒忠义等但引兵蹑之 , 不敢逼 。”河北道总督狄仁杰奉命拦击归国的突厥人 , 结果“总兵十万 , 追之 , 不及” 。其实傻子也明白 , 这不过是《旧唐书-狄仁杰传》中为传主做的讳饰之词 。突厥人带着抢掠来的大量人丁和财物 , 行程必然十分缓慢 , 又是毫无顾忌地一直杀到渤海湾 , 再经由唐境返回 , 早已到达战场的唐军又怎么可能拦不住 , 甚至追不上呢?显而易见 , 狄仁杰和沙吒忠义等人一样 , 压根儿就不敢阻拦突厥兵 , 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对方后面 , 装装样子交差 。在《资治通鉴考异》卷11中 , 司马光揭示了此事的真相:“河北积年丰熟 , 人畜被野 , 斩啜虏赵、定、恒、易等州财帛亿万子女羊马而去 , 河朔诸州 , 怖其兵威 , 不敢追蹑……”
本次南侵 , 暾欲谷仅以区区两千人 , 便连战连捷 , 攻陷城邑无数 , 而且深入唐境 , 杀进杀回 , 还在四五十万唐军眼皮底下 , 带着大量掳掠的人口和财物安然而返 , 实可谓威风八面 。反观唐朝各地驻军 , 不是土崩瓦解 , 就是闻风逃散 , 与突厥军的出色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从各地抽调而来的四十五万野战军 , 如同木雕泥塑一般 , 坐视突厥人恣意烧杀 , 还任由其掳走大批百姓而不敢营救 , 只能胆怯地坐视其离开 , 其孱弱无耻的表现 , 实已达到史上罕见的地步 。笔者搜索枯肠 , 似乎也只有金国灭亡北宋后 , 又如入无人之境般杀入江南那次可堪比肩 , 可那次还有韩世忠敢在黄天荡兵困金人数十天 , 而此次却只能看到唐军眼巴巴地跟在突厥人后面 , 礼送其出境的龌龊丑态 。
三、四分之一的领土易手
698年大掠唐朝令后东突厥收获颇丰 , 加上之前的数次伐唐 , 突厥人先后从中原掳走了三十万以上的汉人 , 做为自己的奴隶根基 。此举强有力地稳固了后突厥的统治 , 也为其继续扩张提供了足够的劳力基础 , 突厥人完满地实现了对唐帝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 , 国势再升 , 之后对唐朝的态度更趋强硬 。
自从几万契丹人和两千突厥兵相继横扫大唐之后 , 大唐的弱小便被周边所有部族和属国看在眼中 , 继契丹和奚族之后 , 后突厥东部的高句丽和靺鞨诸部也纷纷背离大唐 , 转而臣事默啜 , 后东突厥汗国强盛一时 , 雄踞于整个北地 , 硬是在唐帝国的眼皮底下 , 从一个一盘散沙的藩属部落 , 变成了雄踞一方的北亚新霸主 , 最终反倒凌驾于唐帝国这个旧日的宗主国之上 。据《资治通鉴》卷206记载 , 后东突厥“据地万里 , 西北诸夷皆附之 , 甚有轻中国之心” 。
在短短几年中 , 伴随着后突厥对唐朝领土的大肆夺占 , 以及大量被羁縻统治的部族改换门庭 , 唐朝近三成的领土沦于敌手 。在此期间 , 唐朝甚至没有进行过任何大的战略反击 , 乖乖地被对方驱逐到阴山以南 , 将多达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巨量领土拱手相让 , 蒙古高原自此便不再属于唐朝的势力范围 。此时的后东突厥已经取代了大唐在草原上的地位 , 重新成为了北亚霸主 , 并且在事实上接管了北方各部族、藩国的宗主权(之前唐朝在这里的统治仅限于名义上的臣服) , 重现了突厥人当年在大草原上的辉煌 。据《新唐书》卷228记载:“默啜负胜轻中国 , 有骄志 , 大抵兵与颉利时略等 , 地纵广万里 , 诸蕃悉往听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