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朝很容易战胜匈奴而汉朝却不行呢

1、秦朝时 , 匈奴自己也是弱逼 。《史记·匈奴列传》:“当是之时 , 东胡彊而月氏盛 。匈奴单于曰头曼 , 头曼不胜秦 , 北徙 。十馀年而蒙恬死 , 诸侯畔秦 , 中国扰乱 , 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 , 於是匈奴得宽 , 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於故塞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 , 那时候的匈奴 , 东边东胡强大 , 西边月氏凶悍 , 他可怜兮兮夹在中间 , 还要被秦朝吊打 。——这还要不要人活了?所以头曼单于干脆就跑路了 。直到蒙恬死去 , 秦朝灭亡 , 天下大乱 , 中原没人顾得上他了 , 才偷偷跑回到河南地(即河套地区 , 匈奴人的发祥地 , 被蒙恬抢走的地方) 。
2、秦朝的士兵 , 经历了几百年铁与火的洗礼 , 各个都是精兵劲卒 , 说句实话 , 这时候的秦军 , 力量应该达到了上古时期军队的巅峰 。以这样的强军打一个弱不拉唧的匈奴 , 那还不容易?
3、汉朝时 , 匈奴出了个不世出的英雄——冒顿 。这货对于匈奴的意义 , 不下于秦始皇之于中国 , 他东灭东胡 , 西逐月氏 , 尽服北夷 , 控弦之士三十万 , 这时匈奴达到了其力量的巅峰 。
4、这时的中原又如何呢?战国250年腥风血雨锻炼出的强军 , 毁于一旦 , 此时汉军——其实也不仅仅是汉军 , 包括秦末所有诸侯的军队——全部不过是临时拿起武器的农民罢了 。周文攻秦 , 行至函谷关而聚众十万 , 这十万大军的素质也就可想而知了 。韩信用兵 , 刘邦两次夺其军队 , 他又在极端的时间内聚齐大军 , 这些兵员是怎么回事 , 不问可知 。灭赵之战 , 韩信背水为阵 , 为什么?他自己说了 , 他是“驱市人为战” , 不置于死地就不行 。——当然 , 韩信能驱市人为战 , 这点绝对是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名将了 。
5、都知道打仗是打的经济 , 那汉初时的经济又如何?《史记》曰“天子不能均驷 , 大夫或乘牛车 。”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 , 你还打个鸟仗啊?
综上所述 , 秦朝时 , 是以我之巅峰对弱敌 , 当然是吊打了 。汉初时是以我之弱军抗敌之劲旅 , 加上经济全面崩溃 , 当然打不过了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看 , 经过高惠文景四朝韬光养晦 , 到武帝时收拾匈奴又跟玩似的了 。
秦军武器 秦军的武器 , 是极为先进的 。那么 , 相较同时代的六国 , 秦军的武器 , 有什么特别呢?本篇专门来谈谈秦军的牛逼武器:弩
为什么说弩厉害呢?看一个战例:公元前342年 , 齐国和魏国在马陵交战 , 齐国军师孙膑在马陵道两侧埋伏了一万多名弩手 , 当魏军经过时 , 万弩齐发 , 魏军伏尸盈野 。
一、主体结构 弩作为那个年代的大杀器 , 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弩机 。弩机是什么样的呢?
那么 , 弩的发射原理是怎样的呢?我们将最接近弩弓的轴或轴销称为前轴 , 而将另一个轴称为后轴 。扳机悬垂于机匣之下 , 放箭时将之向后扳 , 其旋转轴当然是后轴 。扳机上有一个凸缘 , 它具有两个尖头的摇杆相合 , 并将之保持于适当的位置(当弩弓张开时);此摇杆是弩机的第二个活动部件 , 它围绕前轴转动 。第三个活动部件位于前两个部件之上;但是与摇杆相合 , 它类似于我们西方术语中所谓的弦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