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揭秘孝庄太后与多尔衮同居背后的阴谋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说传了百余年 , 否定者有之 , 肯定者有之 , 或认为虽无下嫁之名 , 至少有同居之实 , 观点仍难以统一 。推原其故 , 在于现有证据之不足 , 以及各人解读之不同 。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 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 , 为太宗皇太极异母弟 。据说多尔衮相貌最像其父 , 深得父亲喜爱 , 努尔哈赤曾有意将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 。但是 , 当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 , 多尔衮的母亲大妃乌喇纳拉氏被逼殉死 , 不满十五岁的多尔衮当然无力争夺汗位 。在皇太极时期 , 年轻的多尔衮作战勇敢机智 , 很快以其卓越的战功、出众的才干和对兄长皇太极的忠心 , 超越几位兄长 , 被封为睿亲王 , 领正白旗 , 参决军国大事 , 并娶了庄妃的妹妹为妻 。
当皇太极去世以后 , 再次出现皇位之争时 , 很快就形成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两派的严重对立 。双方都握有重兵 , 多尔衮有两白旗的支持 , 豪格则有两黄旗的拥护 , 一时间剑拔弩张 , 各不相让 。但是双方又各有顾忌 , 一旦刀兵相见 , 血溅朝堂 , 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最后 , 在五大臣会议上 , 多尔衮审时度势 , 拒绝了拥戴者对自己的推荐 , 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 , 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此议得到各方认可 , 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 , 两黄旗大臣也无话可说 , 于是诸王大臣盟誓效忠 , 从而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残杀 。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 , 但却在粉碎政敌豪格皇帝梦的同时 , 大大强化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 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
几个月后 , 多尔衮敏锐地抓住时机 , 接受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请求 , 亲率大军入关 , 击败刚刚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 一举占领北京 。顺治元年(1644)九月 , 奉迎两宫皇太后和幼帝福临入京 , 定鼎中原 , 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梦寐以求的夙愿 。在分兵南下继续征战的同时 , 他又取法于前明 , 制定各种内外制度 。多尔衮总揽朝纲 , 尽心王事 , 在明清王朝更替的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 , 其权势越来越大 , 地位也越来越高 , 称号由“叔父摄政王”进为“皇叔父摄政王” , 直至“皇父摄政王” , 等于就是太上皇了 。不过 , 多尔衮还是清醒的 , 他时时告诫诸王大臣不可谄媚自己而不尊朝廷 , 不尽忠皇上 。
然而 , 功高天下的多尔衮并不长寿 。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 , 多尔衮出猎塞外 , 于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 , 年仅三十九岁 。灵柩回京时 , 顺治皇帝亲率诸王大臣出城跪迎 。顺治发布哀诏 , 追怀其功德:“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 , 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 。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 , 扶立朕躬 。又平定中原 , 混一天下 , 至德丰功 , 千古无两 。不幸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以疾上宾 , 朕心摧痛 , 率土衔哀 , 中外丧仪 , 合依帝礼 。”接着 , 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 庙号成宗 。追封其元妃为“义皇后” , 夫妇一同升祔太庙祭享 , 即视同一位真正的皇帝 , 极具哀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