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衰败的关键:嘉庆帝只是平庸的好人( 二 )


失败的原因,是一直标榜“法祖”的嘉庆,在最核心的地方背离了祖先的传统 。
清朝历代雄才大略的帝王一以贯之的特点,一是“现实精神”,二是超凡勇气 。皇太极说过:“凡事莫贵于务实 。”雍正皇帝也说:“本朝龙兴关外,统一天下,所依靠的,唯有‘实行’与‘武略’耳 。我族并不崇尚虚文粉饰,而采取的举措,都符合古来圣帝明王之经验,并无稍有不及之处 。由此可知,实行胜于虚文也 。”从努尔哈赤到多尔衮,正是因为他们头脑不受束缚,一切判断从现实出发,因势利导,灵活实用,才成功地从东北走到了北京 。从康熙到乾隆,也正是在现实精神的指导下,才出现了连续百余年间多次不拘定势的政治创新,生机勃勃、充满进取精神的政治态势,不断生长、修正、完善的制度演变,才导致了康乾盛世的诞生 。他们高举“法祖”之旗,法的正是祖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宏大气魄 。
【大清王朝衰败的关键:嘉庆帝只是平庸的好人】恰恰是从高喊守成的嘉庆开始,清朝皇帝丢掉了祖先的精神内核 。对失败的恐惧,已经注定嘉庆是个失败的皇帝 。因为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注定是平庸的人 。一个不敢承担任何风险的统治者,注定不能成大事 。在这“千年不遇之变局”前,要想挽救大清朝,最关键的不是勤奋,不是仁爱,也不是节俭,而是眼光、观念和勇气 。
可惜,嘉庆皇帝缺乏的,就是这样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大清王朝的不幸,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