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简介三国小霸王孙策的资料介绍

导读: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 。
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 。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 。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 。
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 。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 。因而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 。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 。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 。事毕,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
名士张纮因丧母,时居江都 。孙策几次拜见,和他研究天下大势 。孙策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纷,英雄豪杰,拥兵自重,各图发展 。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 。先父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被黄祖所害 。我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 。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然后到丹阳(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江苏吴县)、会稽(浙江绍兴),报仇雪耻,做朝廷的外藩 。您以为如何?”
张纮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有服在身,对您的事,实难帮忙 。”
孙策进一步请求:“您的大名,遐迩皆知 。四方之人,向往仰慕 。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 。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 。如果我志向得伸,血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汇之恩 。”说到动情之处,孙策眼中不觉落下泪来 。
张纮见孙策言辞慷慨,神色间流露著忠壮之气,深受感动,终于对孙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年西周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 。您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耻也指日可待 。那时您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下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呢?目前世乱多难,如果您想建功立业,就当南渡,我将与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
孙策听了张纮的一番话语,心中鼓荡难平:“一言为定!我马上开始行动!我有老母弱弟,不便同行,现在都托付给您 。希望您多加照顾,使我无后顾之忧 。”
孙策马上赶赴寿春,去见袁术 。他流著眼泪对袁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袁术聆其语言,察其举止,知道他大有过人之处 。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自己又心有不甘 。于是,袁术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 。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 。”
孙策便接了自己的母亲,带著汝南人吕范和同宗孙河,到了丹阳曲阿 。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孙策便召募到兵勇数百人 。但是不幸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差一点丢了性命 。
孙策只好又去见袁术 。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一千多人交还孙策统领 。从此,孙策渐渐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
汉朝廷太傅马日碑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 。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也都爱慕孙策的风采 。袁术见孙策少年英雄,常叹息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