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称霸的战役赵衰助晋文公称霸

城濮之战晋文公以计取胜
楚国将士多啊,大部分都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可是晋国的将军聪明,人少我们不怕,让敌人以为我们人多就行了 。把老虎皮放到马背上,再把马赶到敌军的阵营里面去 。远远看去,不得了了,敌人怎么连老虎都可以驱遣,莫非是有神仙帮忙?楚国人害怕了,于是打仗就失败了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其实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开始是楚国想要打宋国,宋国是抱晋国大腿的,肯定是要向晋国求助的 。宋国开了口,晋国不帮忙也不好,而且也怕楚国下一个目标就是晋国,再加上自己也想要有一点国际地位啊 。
这么多理由加在一起,晋文公大手一挥,打!可是毕竟楚国人多呀,晋国如果是自己打的话根本没有那个胆量,所以晋国就想和秦国、齐国一起打 。怕秦国和齐国不帮助自己,晋文公就对几个大国用离间计,本来嘛,国家利益为先,秦国和齐国一看不对头,楚国这样不厚道呀,于是开始打楚国,楚国这时候就有点吃瘪了 。毕竟和那么多国家打仗,士兵再多也不够呀 。国际形势不好 。
在城濮的时候,高潮终于来了,楚国输的一塌糊涂,晋国从此在各个国家之间立足了脚跟,晋文公也称霸了 。
诚实守信的晋文公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文公重耳曾经被迫逃离晋国在各诸侯国间辗转流离,重耳受尽人间苦难,在外逃亡的十九年,他遭遇了各种待遇,有对他冷眼相看的,也有有恩于他的 。重耳九死一生,经历重重挫折和考验终于重新回到晋国而且在众人帮助下当上了晋国君主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晋文公称霸的战役赵衰助晋文公称霸】在这样经历后,重耳自然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王位,也非常看重他人的信任 。他重要人才,推举改革,潜心治国,提升了晋国的国力,于是和臣子们一起开始征战他国,逐鹿中原 。
在率兵攻打原国的时候,军中只配备了十天的粮食供给 。他和手下们约定,用十天的时间攻克原国 。到了约定的时间,晋军没有成功夺下原国,于是晋文公遵守约定,开始撤兵 。有原国的细作告之,原国的粮草也将用完,只要再多三天就可以拿下原国,晋文公的臣子们也提出在拖迟一下时间,等待原国的灭亡 。
晋文公听了他们的说法,郑重其事的回答,为了得到原国,而不遵守约定,是不讲信用,他不愿意这样做 。晋文公仍然不改变想法,坚决撤退 。而此时原国的子民看到晋文公是一个如此重承诺的君主,都甘心投降归顺晋国 。其他的国家,卫国听到了这件事,也主动向晋国投降 。这个典故被孔子得知后,就把它记录了下来,并且提出看法,认为晋国能如此得人心,只因为晋文公重视信誉,讲究信用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后来的韩非子,写了关于这个征战的文章,他想借这个故事阐述的是君主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
赵衰助晋文公称霸
赵衰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辅佐晋文公成为一方的霸主,是当时五大贤士之一 。赵衰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时,便一直跟随在他的左右,为他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赵衰是晋文公后来能够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
赵衰的出生日期已经不可考了,但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赵衰在选择侍奉晋献公的哪个公子成为主人时,他通过占卜的方式,最后决定去侍奉公子重耳 。当时公子重耳因为骊姬之乱的缘故,逃亡到了翟国,而作为随从的赵衰也跟随着公子重耳来到了翟国 。赵衰在翟国娶了一名叫叔隗的女子,该女子为赵衰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赵盾 。赵衰和公子重耳两人一直在外流浪了近十九年,后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