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历史的三次大饭局饭桌也能改变历史

过去有这么一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这说明,在特定的中国文化中,“革”命和吃饭绝对不是两件孤立的事情,至少在古代不是 。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往往都是在饭桌上解决的 。而且这些饭局,往往都杀机重重,“革”掉几条性命是常有的事 。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差点在一次宴会上被两个兄弟用毒酒革掉小命 。
所以,饭桌也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非常著名的饭局,就是在推杯换盏之间修改了原本要驶向另一个方向的历史车轮 。
一、鸿门宴
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根据事前的约定,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有资格在关中称王 。令社会各界大跌眼镜的是,综合实力远远不如项羽的刘邦却率先进入了秦都咸阳,更令令社会各界大跌眼镜的是,贪财好色的刘邦进入咸阳之后,居然远财宝,避美女,并且还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
常言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刘邦的重大转变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他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就由流氓转变为了君子?他转变为君子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显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刘邦这样做显示了他不同寻常的志向 。有了这样的结论,项羽就起了杀心,他决定向刘邦发起致命的攻击 。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 。
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 。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 。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
这场饭局的结局是刘邦安然脱险,此后他起兵与项羽并争天下,最后反而革了项羽的命,使原本坐定天下的西楚霸王兵败身死 。从此,一个历时400多年的强盛王朝诞生了!
二、青梅煮酒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 。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 。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 。刘备听后心神方定 。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