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吐蕃国师鸠摩智简介

鸠摩智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虚拟角色 。人称”大轮明王“ , 北宋时代吐蕃国国师 , 鸠摩智醉心于武功绝学 , 挑战大理、少林 。
巅峰期的鸠摩智与慕容博、萧峰、萧远山被金庸小说读者誉为“天龙四绝” , 是《天龙八部》里面的绝顶高手之一 。最终因走火入魔功力被段誉吸走而武功尽失 , 但因祸得福 , 由此大彻大悟终成一代高僧 。
鸠摩智的原型是北宋时期吐蕃“九大译经师”之一的般若鸠摩罗 , 他活跃在赤松德赞(一说赤祖德赞)执政时期 , 与比卢遮那、丹玛孜芒、益西德等八人共同将梵文佛经翻译成藏文 。这些译师穷经皓首、年复一年 , 伴随着青灯古佛严肃认真、逐字逐句地将梵文、汉文佛经翻译成了藏文 , 译作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忠实原著、文字流畅 , 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壮大 , 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直到今天 , 这些藏文版的佛教经书依然可以完整流畅地反译成梵文 , 令后人无比景仰和赞叹 。
性格特点
鸠摩智为人高傲自负 , 痴迷于武学 , 狂热追求至高武功 。他聪慧过人 , 能过目不忘 。表面上 , 鸠摩智祥和友善 , 其实 , 内心阴险奸诈 , 工于心计 , 为求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 且屡次施以偷袭暗算 。另一方面由于贪婪过度跳入功利朋友慕容博的圈套 。同时鸠摩智本性实非恶人 , 虽三毒炽盛 , 却不破杀戒 , 自始至终一人未杀 , 是被尘埃蒙蔽了的明珠 。在最后 , 鸠摩智尝尽武功尽失的苦痛后 , 才豁然明白佛家真理 , 大彻大悟 , 从此改邪归正 , 宣传佛法 。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吐蕃国师鸠摩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