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少年游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


苏轼《少年游》书法作品
苏轼的这首词诉的是相思,表达了他对家的思念 。苏轼曾经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到了杭州 。这是苏轼一段最快乐的时光,从他在这段期间做的词就可以看出来 。杭州的秀丽风景,市民还有同僚对他的敬重,还有一些僧人与歌姬对他的敬仰,这些都让苏轼感到了在朝中不曾有的愉快 。还有他后来再娶的妻子以及还在牙牙学语的儿女也让他感到十分的惬意 。这对于曾经在朝中为了一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的苏轼来说是一种安慰 。所以苏轼对于这样的生活是万分的满意,不是身为官员,有时不能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苏轼有时不得不暂时放下这样的生活去其他地方忙碌 。有一次因为要去赈济灾民,苏轼离开了他爱的家近一年,这首词就是写在那个时候的,诉说着自己的思家之情 。
从这首词的文学方面来看,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先是用雪和杨花的形状是相似的这一点来产生一种不一样的“对比”,雪和杨花是两个季节的东西,相互之间有一种比喻的感觉,还可以用来表示气候由冷到了暖,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用这样的画面来隐喻心中那份对于家的思念 。还有就是这首词的构思十分地新颖 。从双栖的燕来反衬单栖的人,有对比才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还有词中有一段这样的联想,月亮上面的嫦娥她只爱着那些成双成对的燕,一点也不可怜那些空闺独守之人,在这样的渲染下,使得人思绪万千 。
关于苏轼的资料介绍
翻阅各种记录,关于苏轼的资料的确很多,但是确显得杂乱不堪,下面通过整理归类,从几条索引线来看看伟大学者苏轼的一生 。


苏轼的素描
根据人物线,可以这样来描述苏轼 。苏轼,字子瞻,也称东坡居士,随着时间推进,到了后来,苏东坡这个名字反而比苏轼显得名气更大,人们也只记得苏东坡这个名字了 。苏轼在家中并非独子,正史中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苏轼排行第几,有几个兄弟姐妹,但却因为他的父亲和他的弟弟名气很大,被人们默认为家中只有两个儿子,苏轼排行第一 。但野史中关于苏轼的兄弟姐妹的描述却并非如此,苏轼家中除却弟弟苏辙以外,还有一个更为有名的妹妹,名字不详但外人皆称呼她为苏小妹,也是一大才女,可惜早年因病去世 。苏轼一生共有三任妻子,姓氏皆为王姓,与第一任妻子的感情最为深厚,但却是第二任妻子陪伴他经历了更多的风雨波折 。
根据时间线,苏轼的一生经历了起起落落无数 。从他赶考题名,到赴任就职,这为他的第一起 。而后因进言针砭新政弊端,得罪大臣王安石政途被贬为他的第一落 。苏轼被贬并未磨灭心志,在杭州任官时依然尽心竭力为百姓谋福,为朝廷解忧,仕途逐渐也慢慢有所起色,是为他的第二起 。但却经过有心人对他诗词的刻意歪曲,被朝廷问罪并且遭遇牢狱之灾,此为他的第二落,也是他人生的最低谷 。而后,虽然复为朝廷官员,但终其一生在政途上终究没有太大的起色 。
苏轼苏洵苏辙合称什么
苏洵、苏轼、苏辙被称之为“三苏”


“三苏”石像
苏洵苏轼、苏辙不仅是“三苏”,这三位还都是“唐宋八大家”,在八个人里就占了三位,可见苏洵、苏轼、苏辙的有多么的厉害 。都是姓“苏”那么这三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呢?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三苏”就是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