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蝴蝶是会飞的花朵,是曼妙绝伦的舞蹈家 。身姿优雅、色彩斑斓的蝴蝶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春天里,看到花枝上彩蝶蹁跹,诗圣杜甫的快乐跃然纸上,成就了《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要说对蝴蝶最为痴迷的人,也许非北宋诗人谢逸莫属 。他创作了300首蝴蝶诗,其中不乏佳句,如“杜鹃飞破草间烟,蝴蝶惹残花底露”,因此人送外号“谢蝴蝶” 。
提起蝴蝶,人们不免要将其与飞蛾比较一番 。的确,它们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是鳞翅目昆虫的两个大类 。它们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卵和蛹不吃不喝不动、外表上都处于静止状态,暂且不去管它,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蛾蝶类的幼虫和成虫吧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爱恨交加毛毛虫
绚丽多彩的蝴蝶和飞蛾一样,都是由令人望而生畏的毛毛虫变化而来的 。我们一般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统称为毛毛虫 。它们身体柔软、有各种色斑和花纹,圆柱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段 。
和成虫一样,毛毛虫也具3对分节的胸足 。不过,为了支撑肥胖的躯体,毛毛虫的腹部还常常有肉质的不分节的突起,构成4对腹足和1对尾足 。
毛毛虫吃得多,长得快,它们一生中体重要增加两三百倍 。然而,它们的体表有一层几丁质外骨骼,不能无限扩张 。因此,随着身体的生长,毛毛虫就像被唐僧念了紧箍咒一般难受 。
幸亏自然选择使毛毛虫进化出了蜕皮的本事,它们每生长一段时间,在身体被外骨骼箍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会蜕皮一次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毛毛虫一生要蜕皮5次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要区分一只毛毛虫到底是蝴蝶的幼虫还是蛾类的幼虫是非常困难的 。专业人士则主要从趾钩的数目、长短和排列方式,气门的排列,以及毛序和腹足多少等来区分 。
虽然区分蝴蝶和飞蛾的幼虫不容易,但我们知道,最招人讨厌的毛毛虫一定是蛾类的幼虫——它们有令人不寒而栗的毒毛 。尽管蛾类的幼虫并非都有毒,但有毒的毛毛虫几乎都是蛾类的幼虫 。
例如,枯叶蛾的幼虫满身厚毛,有的种类颜色艳丽醒目,有的则灰暗如树皮 。松毛虫就是一种枯叶蛾的幼虫 。它全身布满长长短短的白色、黑色或棕色的毒毛,在背脊上更是成簇排列 。如果不小心被松毛虫的毒毛蛰着,皮肤会瘙痒红肿、疼痛难忍,甚至能引发炎症 。此外,刺蛾科的幼虫如活辣子、洋辣子、刺毛虫等,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有毒毛毛虫,其身体上密布刺和毒毛,因此得名刺蛾 。
毛毛虫的“毛”是体壁突起衍生物,有很多种,最普通的是刚毛 。与毒腺细胞相连的刚毛就是给我们造成困扰的一种毒毛 。毛毛虫肥嫩多肉,是许多鸟类和爬行类垂涎的美食,但它们既不能飞,也跑不快,所幸大自然赐予了它们防身的毒毛,使它们能利用这些毒毛来伪装自己或者警示天敌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有人觉得凤蝶幼虫可爱而迷人 。它们个头硕大,圆滚滚、肉呼呼的 。虽然没有松毛虫和洋辣子那样的毒毛保护自己,但它们有独特的秘密武器——臭丫腺 。这种臭丫腺平时收缩在头部里面,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 。当遇到惊吓、感到危险的时候,幼虫将体液充入臭丫腺,其头部就会像变魔术一样伸出橘红色或柠檬黄的“丫”形臭腺,制造毒蛇吐信的效果,以迷惑、威胁天敌,同时,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警告天敌,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