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二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金粉蝶的幼虫(臭丫腺伸出)
最有名的毛毛虫当属“蚕宝宝”了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件汉代的稀世文物名叫鎏金铜蚕 。它跟真实的蚕宝宝一样大,体长仅5.6厘米,但其昂首吐丝的样子生动逼真、惹人爱怜、令人叫绝 。
事实上,3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开始栽桑养蚕,以收获蚕茧、制取丝绸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著有《蚕赋》,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人对蚕桑生产技术科学认知的里程碑 。在《蚕赋》中,荀子盛赞蚕“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 。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蚕被赋予了孕育、财富等美好意蕴 。到汉代,中国养蚕缫丝业达到了高峰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鎏金铜蚕
提起蚕,人们还常常会想起一句妇孺皆知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幼蚕饱食桑叶,蜕皮四次,成为熟蚕后,就吐丝结茧——用一根长达2千米左右的丝,编织出一个鸡蛋形的优美蚕茧——并安卧其中 。李商隐是诗人而不是昆虫学家,他不知道,桑蚕把丝吐尽之时,其实并没有死去,仅仅是走完了生命中的幼虫阶段,“作茧自缚”变成了蚕蛹而已,最后终将“破茧而出”,羽化成蚕蛾 。
破茧蝶蛾三法辨
虽然蝶和蛾的成虫有许多共同点,如虹吸式口器、3对分节的足、2对膜质的翅、身体和翅上都密布着鳞片,但是,区分蝶和蛾的成虫要比区分它们的幼虫容易得多 。
蛾和蝶在外形上的区别,首先是鳞片和绒毛组成的斑纹不同 。每种蛾、蝶都有自己独特的斑纹,不过,多数蝴蝶比飞蛾的色泽更加亮丽,且翅和躯干表面的绒毛也少得多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其次是体型的差别,通常蛾类腹部粗短肥硕,而蝶类则身材苗条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蝴蝶和飞蛾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在触角:蝶类是棒状触角,触角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个形状像一根棒球杆;而蛾类的触角形式多样,以羽状为多,还有丝状、栉齿状等,如蚕蛾、凤蛾、桑毒蛾都是羽状触角 。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这么喜欢光亮的地方

文章插图
从生活习性来看,蝶类只有白天才会忙碌不停 。
“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 。”读到徐夤的这句诗,你一定知道,他吟咏的是蝴蝶而不是飞蛾 。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张祜和李贺的这些诗句生动地说明蛾类更喜欢夜间活动 。
唐末著名诗僧齐己在一首以《灯》为题的诗中写道:“幽光耿耿草堂空,窗隔飞蛾恨不通 。”可见,黑夜飞行的蛾类有明显的趋光性,而且经常将灯光及火光误以为月光并向其飞去,这就是“飞蛾扑火” 。
飞蛾扑火并非因为对光明的盲目热情,而是由于它们在夜晚要靠月光和星光来导航 。因为天体距离遥远,射来的光线都是平行光,飞蛾只要与光线的照射方向成固定夹角飞行,就可以飞成直线,以最短路线飞到目的地,从而节省能量 。但是,有了灯火之后,灯火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发散的,飞蛾却依然遵循本能沿着光线的同一角度飞行,结果其飞行路线就变成了一条“黄金螺旋线”,最终就发生了“飞蛾扑火”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