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何精通满汉两种文字?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称凤辣子,是红楼梦主要场景贾家荣国府的管事女主人,王熙凤系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王熙风掌荣府管家大权的时代,已是这个家族走下坡路的时期了 。王熙风实际上是荣国府日常生活的轴心 。她姿容美丽,秉性聪明,口齿伶俐,精明干练,秦可卿托梦时说她:“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有日理万机的才干 。
王熙凤是满州人,她的父亲是一位满州的将军,书中说她的叔叔王子腾是个“京营节度使”和“九省统制” 。“京营节度使”和“九省统制”,都是武官职位 。王熙凤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当然可以说明她出身在一个满州人的将军家庭 。而书中的王熙凤尽管聪明伶俐,唯一让人不能够理解的一点就是,王熙凤居然不识字 。《红楼梦》的作者最刻意强调的一点,就是王熙凤的不识字 。按照书中的人物设定来解释,这一点比较难以理解 。笔者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像《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这样的巨富之家,会有一个不识字的女儿呢?这是为什么?书中第四十二回这样写道:“一语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来,叫彩明来念 。”王熙凤的职责范围虽然是内外兼顾,但主要还是以管理府内杂务为主 。因为不识字,所以彩明给她做秘书记账 。
第十四回里,也有要彩明给她念花名册的描写 。在二十八回里,更是写到王熙凤叫宝玉过来给她记帐:“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各色上用纱一百匹,金项圈四个 。”假如王熙凤能够自己记帐,显然就不用这么麻烦宝玉了 。根据小说中的描写,王熙凤的性格是一个“好卖弄能干”、“素性好胜”之人,既然从小不愿意输给别人,小时候应该读过点书的 。否则的话,和她的“素性好胜”的性格不相符合 。而且她身边的女性,基本上都是识字的 。尤其是和她们王家有血缘牵连的几个女性,个个是识字的 。比如王夫人和薛姨妈,以及薛宝钗薛宝琴姐妹俩,都是识字的 。而且,和王熙凤同辈分的宝钗宝琴俩姐妹,诗词都写得很好 。按这样的逻辑说起来,王熙凤没有理由不识字呀 。事实上,她也能够说出“一夜北风紧”的联句,让大家赞叹不已 。
第十一回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凤姐儿立起身答应了,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递过戏单来 。”根本就是一副很识字的样子 。王熙凤既应该是识字的,可又好象不认识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王熙凤应该是识字的 。但她从小读书识的字,并不是汉字,而是满文 。她从小学习的文字,不是她后来在荣国府当家所需要使用的汉字 。以前,作为一个满族人,她学好满文就足够了 。但是,当王熙凤处在荣国府当家人的位子上的时候,她却面临着需要使用汉字的问题了 。王熙凤之所以识满文而不识汉字,是因为王熙凤的原型人物本来就是一个满州族人 。作者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其实就是爱新觉罗家的十二个女性 。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当权女性,王熙凤当然是最典型的爱新觉罗的人 。可想而知,王熙凤当然不可能是汉族人 。
《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暗指的是胤礽太子府,作为太子府的女总管,王熙凤面临着每天要使用汉字的可能 。于是她后来开始自习汉字了 。小说的最后,王熙凤基本掌握了一些常用汉字了 。也就是说,她掌握了满汉两种语言文字 。
【《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何精通满汉两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