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太一是谁?东皇太一的神话事迹

东皇太一是谁:出自屈原《九歌》中的篇名 。东皇太一是《九歌》中的太阳神,即最高的天神 。战国时期,楚国人认为自己是太阳神的后裔,于是把太阳神当做最强大的天神来祭祀 。而《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 。其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 。诸多小说中将东皇太一描写为“妖族大圣”,是为杜撰 。
东皇太一,远古神祇 。乃《九歌》中最高天神,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星”;有的说是“太乙”;有的说是“战神”;有的说是“伏羲”;有的说是“春神”……没有公认的解答 。
根据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和战国楚墓竹简中最高的天神“太”(即“太一“)所推测,“东皇太一”可能就是屈原根据楚人祭祀中最高的天神“太一”,加上祖先“东皇”,而创作出来的上帝和祖先合一的天神 。他既不是沅、湘之域“祠辞”中原有的天神,也不完全是《高唐赋》和楚墓竹简中的“太一” 。《东皇太一》一开始,写供神的铺设,“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写祀神典礼的开场:当此吉日良辰之时,特此恭谨地将娱乐东皇太一 。写祭神者佩剑服玉,手持琼玉之芳,礼容极为恭肃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显示其典雅、高贵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用最好的祭品来敬奉天神,蕙、兰、桂、椒,是屈原诗歌中常用的香草,具有高洁的象征意义 。“扬桴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 则写以钟鼓、竽瑟、歌唱、舞蹈来娱乐天神 。“安歌”、“浩倡”,又继之以舞,灵巫艳装,香飘满堂 。最后“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各种乐调纷繁交响,达到高潮,上皇欣然乐康 。
在屈原流放地湖南常德,有山名为太阳山,常德市政府于2009年开始的文化名城项目建设项目中,屈原公园灵均台(寓贤阁)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约名家撰写楹联、介绍词,题写匾额,屈原纪念馆已经开始公园房屋拆迁,计划春节前后完成拆迁,2010年上半年完成建设 。阳山庙改造、东皇太一殿建设已完成前期设计,将是国内第一个专门祭祀东皇太一的庙宇 。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 。”《星经》说太一星在紫宫门外天一星南 。紫宫是北极星所在的天区,天一、太一都很暗 。
太一是神名,也写作“泰一”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索隐:“……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 。”《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作为北极神,天一、太一相同 。《天官书》中保存的黄帝时代观念很明显,但在神中,黄帝并不如太一地位高 。
太一是山名 。指终南山,也写太乙、太壹 。张衡《西京赋》:“天前则终南、太一”注:“《汉书》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
太一作为抽象名词,指“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礼·礼适》疏) 。《淮南子……诠官》开篇说:“洞同天地,浑沌为补,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万物产生于太一,中国古人讲“道”是自然规律 。道家把“道”说得很深奥 。《庄子·天下》:“建之以有无有,主之以太一 。”太一就是“道”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年代约为公元前四世纪,强调了太一与水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此篇并非道家文献,但是对于中国古代宇宙观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