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的故事宋徽宗创造的字体叫什么

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任皇帝,因哥哥宋哲宗膝下无子而被向太后立为皇帝 。宋徽宗在文学上有着不错的成就,他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体”,并且因热爱画区花鸟而自成“院体” 。他是古代历史上少有的艺术天才,原本应当潇潇洒洒的过完他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生 。但偏偏让他做了皇帝,他有文学之才,却无政治之赋,不仅未将北宋带上一个新高度,反而导致了北宋的灭国 。
宋徽宗画像
向太后挑中宋徽宗做皇帝,是因为她觉得宋徽宗仁孝端正,有福寿之相,但是她却忽略了宋徽宗本身的政治才能 。相传宋徽宗出生之前,宋神宗曾经瞻仰过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对李煜的儒雅风度十分心仪 。而且史记也记载说,在宋徽宗出生的时候,宋神宗梦见了李煜,因此后人常说宋徽宗赵佶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转世 。
他们俩的确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是文学艺术上的天才,诗词歌赋洋洋洒洒,随手捏来 。但是在国家的治理上,却也是极为相似的无能,他们穷奢极尽的自己享受繁华,而不顾及他人的死活 。而且他们都是亡国之君,最后的归宿也都是那么的悲惨 。有好事者说,宋徽宗赵佶是后主李煜的转世,李煜为报灭国之仇而来,让宋朝最后的命运与南唐一样 。不管事情如何,赵佶是不是李煜的转世,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他们不是一国之君,而是一位闲散的王爷,他们在后世的名声必不会如此时这般,褒贬参半 。
宋徽宗创造字体
宋徽宗不爱江山,独爱文雅风流之物 。在政治上,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宠信奸佞,对国家政事毫不上心 。但他却是一位一流的艺术家,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书法绘画之上,因此他在书法艺术之上都着极为不错的成就,并且还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书” 。
瘦金体
“瘦金体”原本应称“瘦筋体”,由徽宗独创,这种书法挺拔有劲,清隽秀丽,就算是不懂书法的人看到这种字体,也会觉得字写得很不错 。它运笔飘逸灵动,笔迹看似纤瘦却极为有劲,笔至转折之处可见刀峰,是一种很有风格的字体 。这种字体看着只有构架而没有骨肉,不饱满,然而却在笔画之间暗藏劲气,处处透露着兰竹之气,有着很强的个人色彩 。只有极高的书法涵养以及安闲淡定的心境才能写成这种极具风骨的字体,后世有很多人仿照宋徽宗写瘦金体,但大都只得其形而不得其意 。金国的金章宗曾经彷宋徽宗的字画,然而下笔太细,没有坚硬之感,不管从形还是质都与徽宗差得很远 。
宋徽宗一生做了很多的瘦金体作品,至今流传下来的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他写给奸臣童贯的《楷书千字文》;用笔畅快淋漓、别有韵味的大字《秾芳诗》;洒脱肆意,一气呵成的狂草《瘦金体草书千字文》;还有《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等 。他的书法不拘一格,有端正的楷书,洒脱的草书,还有锋芒毕露的大字,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字,他都能写得特别地笔挺苍健 。在当时就极具审美趣味,如今瘦金体也被很多爱好书法的人所学习 。
宋徽宗 字帖
宋徽宗以他独创是“瘦金体”而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不斐的声名,他以这种文体写了许多的字帖,到如今宋徽宗字帖还被当作人们练习书法的模板,广为后人所使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一下他的大字《秾芳诗》和千字文瘦金体的笔法特征 。
宋徽宗 字帖
首先是《秾芳诗》的基本笔画特征,它凡是写短横大都为左轻右重,露锋入笔,慢慢地铺毫然后轻顿收笔,与长橫相比较在外形上显得更加丰肥 。写竖时则是往往在收笔的时候略微向左上方提一下,然后很快地向右下顿笔而收,竖的写法与长橫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 。它的撇有两种写法,一种写的像匕首一样,称为匕首撇,呈三角形状,外形尖利;另一种则是柳叶撇,写的时候是由轻到重的 。捺是写成柳叶之状的,轻轻下笔写至三分之二时压锋捻转成柳叶状 。瘦金体中的竖钩写法是顿笔外展然后向左上方提锋钩 。大字中的转折写法又有两种实接法和虚接法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点的写法,它的形态不似常规中的点,而是落笔之后都有牵丝带出,使得字更有整体的感觉,显得字比较饱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