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终身不得封侯之谜:太史公司马迁在他那部洋洋洒洒的鸿篇巨著《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煞费苦心、不吝笔墨的将西汉武帝时期的传奇人物李广的一生描写得翔实生动、跌宕起伏,行文悲壮激越、如呤如诉、扣人心弦,很是脍炙人口,李广因此成了一位千古传颂、几乎妇孺皆知的铁血英雄 。
李广几乎穷其一生活跃在抗匈第一线上,“凡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可谓九死一生,血染征袍,劳苦功高,人们追思感叹之余,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禁涌上心头———以雄才大略、气吞万里、好大喜功著称的汉武帝刘彻致力于开疆拓土、以封侯拜爵褒奖军功的时代,戎马一生、百战功高的虎贲勇士李广,东征西讨,奋起抗击抵御掳掠成性的匈奴虎狼之师,名扬塞外,威震敌胆,连匈奴将士也敬畏三分的汉军虎将,为什么却终身不得封侯?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赞咏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另一位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追今抚夕,大发感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王维则为李广的不幸遭遇深感惋惜并大鸣不平:“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由此,“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成了人们对百战不殆、劳苦功高却无缘立功受赏的高士、宿将的同情、喟叹之专用语 。
职业军人李广身经无数恶战,杀敌无数,创痕遍体,却一生无缘封侯赐爵 。司马迁和李广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对李广这样名闻遐迩的人物生平应该十分了解,但不知出于何种顾虑,或出于什么不可明说之原因,亦或为避武帝尊者讳的缘故,他对李广因何故终身不得封侯一事写得含含混混,语焉不详,用词闪烁,也就是说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自司马迁伊始,人们穷经皓首,孜孜以求想解开这个谜团,提出了诸多的看法与猜测 。
“杀降说” 。史料记载李广曾将数百名已经缴械投降的羌族武士屠戮一空,这件事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心病与愧疚,似乎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一块阴影 。据说李广活着时一直对自己没能封侯一事困惑不解,甚至耿耿于怀 。于是,他亲自去请教过一位当时很有名的操望气之业(相士)的“大师”王朔 。王朔听了李广的叙诉后,针对李广忏悔自己将八百名归降羌人杀掉一事,他沉呤半晌,缓缓说道:“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封侯也 。”杀降乃兵家之大忌,“杀降不仁、不义、不祥”即是此意 。这看法有第一手文字资料为佐证,在史学界有一定数量的拥趸,但因蒙上了一层因果报应的神秘色彩与唯心主义宿命论的沉渣,因而不能作为李广不能封侯的唯一理由 。
挟私怨“擅杀霸陵尉”而不得封侯说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一次,李广因兵败被免去将军一职,于是常常去郊野打猎解闷 。一天夜里回家路过霸陵关,守关的霸陵尉按大汉宵禁律例规定不予放行,李广的随从说情道:“这是过去的李将军,通融一下吧 。”喝了几杯小酒的霸陵尉睁着一双朦胧醉眼轻蔑地回敬道:“依大汉律令,当今的李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过去曾当过将军的人!”李广听后,又羞又忿,憋得面红耳赤,然而理屈词穷,只得隐忍不发,在霸陵关前苦熬一夜 。后来,适逢朝廷用人之际,李广官复原职,做了太守,遂公报私仇,寻隙杀了霸陵尉 。霸陵不过是一座小小烽燧,霸陵尉最多不过是一个连级军官,职务低微的他忠于职守,本无过错 。于是人们认为李广心胸狭隘,睚眦必报,连一个守关小吏的细微过失亦不能原谅,所以功名不顺,不光因为杀降不仁,而是气局不够宏阔,欠缺大度,所以终身不获封侯 。反对这一理由的人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小节论大端,有以偏概全之嫌,难以令人信服 。
- 手机的飞行模式有什么用处(飞行模式的4个妙用
- 足利义满: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将军
- 空中霸主 史前最大的飞行昆虫,巨脉蜻蜓
- 飞得最久的纸飞机,日本空中之王纸飞机飞行29.2秒
- 附折法 飞的最远的纸飞机,苏珊纸飞机69.14米
- 世界上年纪最小的飞行员,年仅19岁环球飞行
- 最后被部下气死 明末平贼将军左良玉,曾大败李自成张献忠
- 拨云将军:鲜有人提及的腾冲之虎阙汉骞
- 华阳公主下嫁给一位比自己还老的将军,原因是什么?
- 1956年大峡谷空中相撞事件,128人死亡改变整个航空飞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