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养的4只小鸡给儿子生命的教育

对很多小孩子来说,养小动物是一件非常开心、有意思的事情 。但对家长来说,这不是一件轻松事,甚至有了很多烦恼 。
家住城西的周先生,在家里养了4只小鸡,真的是尝遍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
周先生告诉采访人员,就读一年级的儿子参加了学校的生命教育实验周活动后,向他提出了“孵小鸡”的要求 。
“我们很认真地做这件事,经过21天的孵化,4只毛茸茸的小鸡出生了 。”周先生回忆道,那是早上的5点钟,当看到孵蛋器中第一只小鸡成功破壳时,他激动得跳了起来 。
于是,4只小鸡成为全家人的“团宠”,名叫春、夏、秋、冬,寓意生命的美好 。
为了提高4只小鸡的抵抗力,一家人费尽了心思 。比如,用切碎的蔬菜、水果皮、小米、黑芝麻作饲料,给小鸡食补;又比如,每天早上10点左右,趁着太阳不大,小区草坪干爽时,带小鸡下楼,让小鸡运动一小时 。
对周先生来说,这样的养鸡工作,已比之前等待小鸡破壳的日子好得多 。据他回忆,由于夏季育雏湿度应该在55%到65%之间,因此每隔3小时,他和爱人都要给孵蛋器浇水,“白天还好,晚上要起来好几次,结果连续二十多天都没休息好 。”
然而,4只叽叽喳喳的小鸡,引来了邻居的不满 。“邻居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在小区内养活禽,有传染禽流感的风险 。但如果把小鸡放到学校寄养,我又不放心 。”
经过1个多月的生命教育,周先生发现,儿子对小鸡的感情越来越深 。相比之前,儿子变得更有耐心和责任感,这让他很欣慰,“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孵小鸡’这种形式,小朋友的爱心和代入感都很强 。这比养蚕、养蜗牛等形式都要有效 。”
【家里养的4只小鸡给儿子生命的教育】不过,小鸡长大后的去留问题,隐隐成了周先生的一桩心事 。思来想去,他决定等小鸡再长大一点,把小鸡送回老家,由长辈抚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