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上的奇迹之战:合川钓鱼城之战( 二 )


攻破城南外城后,从二月初七到三月底,蒙军先后猛攻镇西门、东新门、菁华门等处,都被击退 。四月初三到二十二日,接连20 天大雷雨,蒙军暂时停止进攻,雷雨一停,蒙哥亲自督军攻打失去南外城屏障的护国门 。护国门是钓鱼城最大的城门,两面都是悬崖峭壁,城中军民在此以栈道出入 。护国门东一百多米的城墙下还有一个隐秘的飞檐洞,天然的巨石夹峙,形成了“一线天”孔道,洞周围古木参天,藤萝牵绕,便于隐蔽,是城中军民偷袭骚扰蒙军的一处秘密出口,有“可出而不可入”之说 。王坚组织敢死队员从暗道攀岩而下,内外夹击,大败蒙军 。屡次失败,蒙古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挖地道 。
在奇胜门以北约150 公尺处,蒙军开始挖掘地道,这条地道纵横交错,由主通道、支道、竖井组成,道宽约1.5 公尺,高约1 公尺,剖面呈倒“凸”字形,这种形状既可节约工时和人力,也能隐藏伏兵,地下凹进去的一部分,用来排水,两边的土台可作为士兵休息之地 。在地面佯攻的掩护下,24 日天黑后蒙古士兵进入地道蛰伏,夜深人静时,攻入奇胜门,杀死许多军民 。王坚率敢死兵士同蒙军展开激烈搏杀,奋力将其击退,随后用擂石将地道回填,以绝后患 。
此时天气渐渐转暖,一场大雨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酷热,蒙古人开始不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军中痢疾流行,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大下降 。相反,钓鱼城军民斗志愈益昂扬,宋军将领能够在城上“张盖而坐”从容指挥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命诸将“议进取之计” 。大将术速忽里认为,屯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骚扰,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但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哪里遇到过这样的挫败?他们力主强攻 。一向沉稳善思的蒙哥也没有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 。
6 月,汪德臣乘夜率兵攻上钓鱼城外的马军寨,杀死寨主和守军 。王坚率兵防御,相持到天明,恰好天降大雨,蒙军攻城云梯折断,被迫撤退 。汪德臣单骑至钓鱼城下,招降城中守军:“吕文德(四川制置副使)的援军已被我打退,钓鱼城早晚是保不住的,你们趁早投降,我保一城军民不死,不要同王坚顽抗!”话音未落,炮石如雨点般打来,汪德臣中石负伤,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 。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 。
打死汪德臣的大炮便是古代广泛使用的投石机,据宋朝兵书《武经总要》记载,投石机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件连接 。炮架上横置可以转动的炮轴 。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梢”,起杠杆作用 。炮梢的一端系皮窝,放置石弹,另一端系炮索,索长数丈 。投掷石弹时,1 人瞄准定放,拽炮人同时猛拽炮索,将另一端甩起,皮窝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 。当时多数炮是将炮架置于地上或插埋于地下,固定施放 。有一些在炮架下安装四轮,便于机动,称为车炮 。也有的炮,其炮柱可以左右旋转,向各个方向投掷石弹,称为旋风炮 。《武经总要》记载最大的炮长达8.76 米,需要拽手250 人,发射的石弹重45 公斤,最远射程达500 米 。
也正是这种投石机结束了蒙哥的性命 。这一年正值大旱,半年无雨,王坚“坚壁清野”的策略使蒙军陷入极大的补给困难,蒙哥急于了解城内具体情况,便命士兵在钓鱼城东门对面200 米外的高地脑顶坪筑台,台上架起一座高楼,楼顶接上长杆,高过钓鱼城的城墙,上有飞车,人在里面可以窥视城内一举一动 。钓鱼城军民在蒙军筑台建楼时,就对准那里安好了炮位 。7 月21 日,蒙哥亲自率兵来到城下,刚把飞车升起,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城内情况,城内多个投石机集中发射,飞箭巨石如同雨下,桅杆被打折,飞车内的士兵也被抛到百步以外摔死 。蒙哥中了飞石,退回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