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宝藏 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十大土楼,古老独特的建筑

中国祖先的智慧让人惊叹,从他们设计的建筑就可以看出,今天给大家盘点的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十大土楼,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民居古老而独特的魅力,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快来看看吧!
一、书香门第——衍香楼
衍香楼创建人是苏谷香(谷香公) 。谷香公春少年时期家境清贫,中年后在家乡以及上海等地经营条丝烟生意,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于是建了这座楼 。衍香楼主体直径40米,底墙厚1.5米,顶墙厚0.7米,墙高14.5米,有1个大门,2口水井,3个厅堂,4副楼梯,每层34间,4层共136间 。底层楼梯旁分布有4个卫生间,厅边6个洗浴间 。一层为各家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 。大门钉有钢板,门内的顶端设有灭火的水喉水箱,过去曾有匪贼行劫,想纵火烧门衍香楼美景,均不能得逞 。
二、裕昌楼【文化的宝藏 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十大土楼,古老独特的建筑】
裕昌楼建于1308年,是福建土楼 。现存最古老的土楼 。裕昌楼是早期股份制的产物,油画《裕昌楼》 。由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资建造,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 。全楼有五部楼梯,分为五大卦,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土楼 。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的圆形祖堂,堂前用鹅卵石铺成的一个阴阳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 。裕昌楼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年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
三、袖珍土楼——如升楼
如升楼坐落在福建省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北部,与福裕楼隔洪川溪相望 。俗称米升楼,因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称米升),故名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林氏民居 。坐东朝西,单环,土木结构,高3层,直径23米 。每层16开间,内通廊式 。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不开窗,设粮仓,三层为卧室 。全楼只设一门,楼门、门厅与后厅(祖堂)同在中轴线上 。楼内天井中有一口水井 。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
四、宫殿式土楼——奎聚楼
奎聚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 。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三堂两落,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 。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
五、最古老的土楼——馥馨楼
馥馨楼又叫大楼厦或火烧楼、寨楼,坐落在闽西永定县湖雷乡下寨村的中心,是迄今为止尚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方形土楼之一 。位于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占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 。馥馨楼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 。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坚固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