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其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解释


正确理解其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在儒家传统中,被称之为亚圣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在内的“仁政”学说 。
这些儒家思想也渗透在与他有关的孟母三迁、五十步笑百步等小故事中,今天我们就透过“孟子休妻”的小故事,来解读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
正确理解其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一、孟子不识己错,反怨人之无礼
《韩诗外传》中有言曰:“孟子妻独居,踞(箕踞,坐时伸开两腿,像个簸箕,这里指坐相不好),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 。’母曰:‘何?’曰:‘踞 。’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 。’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 。《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将入户,视必下 。'不掩人不备也 。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
这个故事中,孟子只看到了妻子无礼而踞,却没有意识到,首先是自己无礼在前 。妻子在私户中独居而踞,这是人家的隐私,孟子入门之前没有询问,令人不备,且无礼而视,让人羞惭 。他不愿妻子无礼待人,自己却做不到有礼视人,又怎能去要求别人呢?可见,待人做事还是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原则 。
正确理解其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二、待人做事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也就是说,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要能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希望别人做到的那样,那么你的要求才能合理 。
基督教经典中也主张“己所欲,施于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重要体现 。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己所不欲,却施于人”,他们常常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理解、看待并要求他人,并且习惯于把双方交往中的错失归罪到对方身上,造成难以化解的矛盾 。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之间是相依相存的,人人都应该在关注自身的存在之外,关注他人的存在 。自己希望在社会上受到尊重,得到安全,就不应该施恶于人,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最起码也应该做到不伤害别人 。富勒就曾经说过:“向别人扔污物的人,往往把自己弄的最脏”,那些造假烟、假酒、假商标、假学历,买有毒大米、染色馒头、皮鞋胶囊、有害疫苗的无良商家,在出卖良心,“祸国殃民”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孩子也会有一天被这些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的东西所侵害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自己不受伤害,那就请放下手中无形的屠刀,推己及人,施惠于人 。
正确理解其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三、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者,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认为,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 。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大禹新婚之初,推己及人,为了拯救百姓于水患,毅然告别妻子,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九河,消除水患,流芳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