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汉正街——周国献、郁胜文摄影作品展》图说汉正街历史 历史之最图说历史( 三 )


汉正街药王庙碑刻(周国献 摄)
早在清代初年,汉口由于市场繁荣,百货纷呈,再加上交通便利,“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 。因而在本省及外省商贾,群集于斯,商业行帮组织如雨后春笋 。其中,最有力量者为八大行帮,即盐行、茶行、药材行、粮食行、棉花行、油行、广福杂货行、纸行 。其中,药材行始终在八大行中占有重要地位 。
清代末年,汉口已有药材行28家,年贸易额白银300余万两 。道光年间(1821—1850)汉口药料行业已形成的行会组织有:三皇殿,系汉口药材行的会馆,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旧址在药帮巷附近;药王庙,系覃怀帮药商的会馆,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地址在药帮巷侧;仁寿宫,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系江西清江帮药商会馆 。
如今,在汉口的这些药材行帮会馆中,尚有遗迹可寻的只是药王庙 。《夏口县志》写道,药王庙是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怀庆府河内县、武陟县、温县、孟县在汉口的药材商集资兴建,主持其中的是贾椿园与陈荆山 。初名“怀庆会馆”,乾隆年重修时,改名“覃怀药王庙” 。其性质“纯粹怀药营业”,凡西货、西药、京杂货商号不准入帮 。今天,在药王庙残存的建筑物墙上,尚有清末补刻的石碑两块,这两块碑文详细地记载了药王庙的确切范围与修建时间,是考证药王庙及其附近一带历史变迁的有力佐证 。
汉正街六水街与新安街岔路口(周国献 摄)
乾隆年间,覃怀药商曾在药王庙东侧六水街一带修了一座别墅叫“豫成园” 。据清人程耕云的《豫成园记》所载,园内不仅有亭台楼阁,而且有池沼假山,“轩窗明画,花木扶疏,别饶幽致” 。《豫成园记》中描写园中之楼是“绀榭细楹,朱甍碧瓦,摩天百尺,踏云一梯” 。如今人们在六水街口路侧,仍可看到残留的汉白玉雕花石柱础 。
汉正街浓浓的年味(周国献 摄)
兴起明朝成化年间的古汉口之“正街”——“汉正街”,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是“汉派”商业文化的发祥地,是汉口城市之根 。早在明末清初,汉正街就是中国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这里曾活跃着淮盐富户、山陕巨贾、江浙豪客、本帮商人,历史上流传着“货到汉口活”的说法 。改革开放后,秉承地缘之利和悠久的经商传统,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逐步兴起,成为中国个体经济的发源地,逐渐形成方圆1.67平方公里的大市场,“买全国,卖全国”,曾一度执中国小商品市场之牛耳,赢得了中国之最——“天下第一街”之美誉 。据统计,2008年汉正街有各类专业市场73个,经营面积80余万平方米,商铺2.4万个,从业人员约10万人,日均客流量近20万人次,年销售额240亿元,购销网络遍及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
昔日汉正街物流(周国献 摄)
汉正街狭窄的街巷使扁担等人力搬运业得以延续几百年 。清代竹枝词云:“杂货扛抬到晚休,外班气力大如牛;横冲直撞途人避,第一难行大码头 。”但随着城市的进化,传统的业态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了 。
汉正街大生巷5号的老墙是岁月的见证(周国献 摄)
汉正街小泉隆巷仅有一米宽,汉正街狭窄的街巷使扁担等人力搬运业得以延续几百年(周国献 摄)
清代竹枝词云:“华居陋室密如林,寸地相传值寸金;堂屋高昂天井小,十家阳宅九家阴 。”“下路人家屋紧排,生人到此向难猜;但随水桶空挑者,直到河边是正街 。”“四通八达巷如塍,路窄墙高脚响腾;行客不须愁夜路,纵无月色有天灯 。”
汉正街淮盐巷2号淮盐公所旧址,透射出昔日衙门的威严(周国献 摄)